“春节”和农历新年联系起来,有人说始于辛亥革命后的1912年。当时确有将农历元旦改为春节之议。时任民国政府内务部总长的朱启钤,向袁世凯呈上一份四时节假的报告称:“我国旧俗,每年四时令节,即应明文规定,拟请定阴历元旦为春节,端午为夏节,中秋为秋节,冬至为冬节,凡我国民都得休息,在公人员,亦准假一日。”但是,那时北京属北洋政府地盘,南方多为革命党掌控,倒袁派拒绝过这个“春节”,因此并未得到贯彻。按节令讲,农历元旦正是北京严冬季节,离春天尚远,故当时人们也不认可“春节”的叫法,仍称为“新年”。
到了1949年以后,“春节”一词真正被社会大众所接受。1949年12月23日,当时的政务院(今国务院)第十二次政务会议确定了农历新年为春节。在此之前的9月27日,全国政协第一次会议通过了使用公历纪元的决议,为了区分阳历和阴历两个“年”,又因一年二十四节气的“立春”恰在农历年的前后,故把阳历1月1日称为“元旦”,农历正月初一则称为“春节”。
2
压岁钱不是红包
过年时,小孩子最高兴的事,不是什么“穿新衣,买花炮”,而是收到压岁钱。商家迎合人们的心理,也设计出各种“红包”。其实,压岁钱与“红包”不是一回事。
最早的压岁钱出现于汉代,当时叫厌胜钱,或叫大压胜钱。这种钱不是市面上流通的货币,是为了佩带玩赏而专铸成钱币形状的避邪品。这种钱币形式的佩带物品最早是在汉代出现的,有的正面铸有钱币上的文字和各种吉祥语,如“千秋万岁”、“天下太平”、“去殃除凶”等;背面铸有各种图案,如龙凤、龟蛇、双鱼、斗剑、星斗等。据《资治通鉴》称,压岁钱之说出自唐代,当时唐玄宗赐给杨贵妃刚生下来的儿子,与过年关系不大。而过年时送压岁钱的风俗源于宋代,《东京梦粱录》中有所记载。到了清代时方出现“儿童度岁,长者与以钱,贯用红绳置之卧所”。那时的压岁钱不是市面上流通的钱,而是特制的一种铜钱,上面不铸币值,以利于“压祟”,只有长命百岁、合家平安的吉祥字样,但外形与真的铜板无异。
压岁钱的本意是“压岁”,因为在古人心目中“岁”与“祟”相同,乃“鬼鬼祟祟”也。《燕京岁时记》云:“以彩绳穿钱,编作龙形,置于床脚,谓之‘压岁钱’,尊长之赐小儿者,亦谓之‘压岁钱’。”为了迎合这种习俗,清人《春明采风志》中云:“各钱铺年终特开红纸零票,以备此用也。”
从古人的记述中可以看出,真正的“压岁钱”喻义吉祥物,用来呵护小孩的健康长寿,而且面额极小,只有象征意义。因此,压岁钱在民俗文化中是寓意辟邪驱鬼,保佑平安。压岁钱最初的用意是镇恶驱邪。因为人们认为小孩容易受鬼祟的侵害,所以用压岁钱压祟驱邪,帮助小孩平安过年,祝愿小孩在新的一年健康吉利、平平安安。 2/7 首页 上一页 1 2 3 4 5 6 下一页 尾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