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同杭州市清泰路30号娃哈哈总部低调的六层小楼一般,宗庆后的经营理念亦低调、持重,在资本蜂拥房地产和股市的过去数年,他曾多次表示对投资上述领域“不感兴趣”。
对于国际化,宗庆后亦持保留态度,对购买国外濒临破产的企业也不感冒,在2013年全国“两会”期间,他曾告诉媒体,他自己并没有做娃哈哈国际化的远期规划。
宗庆后曾透露,其佩服的国内企业家是华为的任正非——因为华为不但主业强,而且还成功走出了国门。与之相较的是,娃哈哈的主业足够强,但国际化之路并不顺利,除爱迪生奶粉外,几项海外收购几乎都没有结果。
“2011年左右,菲律宾的一个矿厂项目让老板犹豫了很长时间,他拿不准那里到底能不能开采出理想的矿产,最后还是选择放弃。”一位娃哈哈人士告诉时代周报记者。
如今,宗庆后将国际化的权力赋予了其女儿宗馥莉。年轻的宗馥莉曾多次公开谈及对国际化的看法,“真正的国际化不是卖几瓶饮料到国外,而是整个生产链,包括生产、销售和采购供应链都在全球建设。”
某种程度而言,国际化正是娃哈哈转型必须直视的难题。一直以来,深悟毛泽东军事思想的宗庆后,其掌控下的娃哈哈执行的是“农村包围城市”战略,依靠国内二、三线城市以及广大的农村市场作为主要营销地,其产品的国际竞争力仍然有限。
如今,宗庆后亲力亲为耕耘传统零售的身影显得有些孤独,在很长的一段时间里,他作为中国传统产业的代表一直坚持对电商说“不”。
“电商在本质上还是虚拟经济,如果把价格搞烂了、把信誉搞烂了、把实体经济搞垮的话,电商拿什么东西去卖?而且我们这个行业(饮料)互联网也看不上,因为附加值比较低,分量也比较重,电商觉得不划算,所以对饮料销售冲击并不大。”宗庆后在今年全国“两会”期间如是说。
但互联网与电商的发展,正逼迫娃哈哈顺应互联网的思维潮流。处在危机感中的宗庆后已提出,娃哈哈在2015年要触新的网,“今后要大力发展企业微信、微博,优化自媒体平台”。
12月17日,时代周报记者就业绩下滑向娃哈哈集团新闻发言人单启宁提出书面采访请求,截至发稿前,未有任何回复。
业绩的下滑,或许并不是宗庆后最大的心病。一位娃哈哈人士告诉时代周报记者,“老板的心病,还包括女儿宗馥莉的婚姻,多年来始终是他的心病。”
对于娃哈哈而言,最大的挑战还有宗庆后的年龄—他已经69岁了,而终端消费者却是年轻人。“从根本上说,娃哈哈和宗老板没有对手,除了他自己。”前述娃哈哈人士说。
4/4 首页 上一页 2 3 4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