动辄上万元的阿玛尼西服或夹克,面料并非来自意大利,而是出自山东省的如意集团,成本也仅数百元。
这让山东省纺织工业协会会长夏志林感觉到有些自豪的同时,又有些“沮丧”。
“山东纺织与服装好比一个人的两条腿,目前的现状是一条腿长、一条腿短,整个行业像瘸了腿。”在前不久举行的第七届齐鲁大学生服装设计大赛启动仪式上,夏志林感叹道,山东大的、有知名度、有品牌的服装生产企业太少。
贴牌加工的尴尬
单从纺织工业来说,山东显然是大省。2013年实现主营业务收入1.14万亿元,位居全国第二位。
在夏志林看来,可以说“这条腿非常长”。然而在纺织品深加工、再利用方面,比如服装生产领域,这条腿却相对较短,去年服装产量为32亿件,位居全国第五位,与纺织工业大省的地位不相称。
“实际上,许多山东的服装企业都是潜水‘大鳄’,这些企业大多以家族为纽带小规模聚集,形成许多小的产业集群。”在《山东服饰》执行主编段嘉润看来,这种名声更多地为业内所知,而并不为消费者所熟知,原因在于这些企业更多的是在做贴牌加工的生意。
山东省服装行业协会的统计数据显示,目前山东省年销售额过2000万元的服装企业有1400余家。
“一方面是服装企业众多,一方面又是自主品牌稀少。”段嘉润道出了山东服装产业的尴尬,“自主品牌大概有200多个,但是能被消费者主动提起来的也不过十多家,如舒朗、新郎、仙霞、耶丽娅、国人、红领、亨达、即发等。”
在同样长期从事服装贴牌加工的福建、浙江等地,近年来涌现了大量面向国内市场的服装名牌,如安踏、特步、利郎、361°、匹克、乔丹、鸿星尔克、贵人鸟、劲霸、爱登宝、七匹狼、九牧王、与狼共舞等。
“山东的纺织企业重生产,轻研发和营销,大多走加工贸易的路线;纱厂与服装厂的设计师不接轨,基本上自产纱布出售了事。”双星名人负责营销的总经理于群力认为,山东的纱厂一旦与设计师对接,形成终端产品,产品在全国就能数得着。
贴牌只有5%-10%毛利率
“不是我们不想做自主品牌,而是许多企业感觉到没有实力去支撑那么大的摊子。”曾经长年向闽粤两地贴牌企业派单的特星连锁总经理施运文说道。
“贴牌加工通常只有5%-10%的毛利率,而自主品牌的利润在30%左右。”在施运文看来,不是企业不想开发自主品牌,开发自主品牌一要靠设计人员,二要靠市场营销人员,这都需要大资金投入,管理经验也正是长期从事贴牌加工企业所缺乏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