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2 岩画印迹
当岩画第一次被发现后,专家学者们便从不同的学科试图来解释岩画,破译岩画,渴望与上古先民们通过岩画图腾符号架构起沟通对话的桥梁,探寻上古先民刻绘岩画时的动机、思想、情趣等。
其实人类发展以来,不同时代所留下的都是本时代固有的文化模式,固有的思想情感。如果换位思考,让上古先民来到我们当下的时代,先民们也未必就能理解当下时代的生活、生存的方式交流的情感。假设我们穿越到上古先民时代,同样对他们那个时代的语言、生活、生存状态,未必就能够理解、接受。我们不必刻意去用现代人的思维去和上古先民们对话,了解他们的状态,我们只是从上古先民们的遗存中,发现美,欣赏美,足矣。
岩画真正表现的意象正是美感世界纯粹的意象世界。岩画图腾中最具某种诱惑力,神秘性的,除了我们直观的视觉图腾。当数拙稚、流畅、断水的精细线条之美了。这些看似简单的线条,而是有着深刻内涵,不是轻率的,无意识的,是上古先民的情趣和对物象的姿态,交感共鸣,形成的大美形象。所刻绘的物象也并非是无中生有,而是在上古时代真实存在过。上古先民刻绘时很注重物象本身,进而注意到形象的内涵,最后简化、提炼、概括到物象最基本的外表形式特征。这似乎是当下造型艺术家们从实体造型到抽象意念造型追求的目标。
岩画图腾正是从实质出发,是上古先民纪录生活、传播思想的功能。对于岩画的制作者来讲艺术制作过程中本身就是具有美学的价值,除去直接对物象、生存状态的表述外就是从宣泄情绪、赞美、向往美好生活。也正是上古先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过程中,无意识的留下了大量的印迹,才使得今天的人们有了对上古先民生活、生存状态的探寻,试着揭开这层神秘的面纱,一睹真容。
岩画图腾中的刻绘,所运用的磨凿、刻等方法,线条的长、短、宽、粗、细等都是刻绘者的情绪宣泄,图形简洁,概括意在追求内在的精神,不求形似,但求神似的抽象化、符号化,也似乎正是中国画所追求的。也是岩画中体现出上古先民的最大的想象能力,通过岩画刻绘表达情感。上古先民处在最为原始时代,但思想开放,想象力自由驰骋,他们所创造的原始艺术,淳朴无华,绝非现代艺术所能比拟。
以最为纯粹的诗来总结岩画唯美的刀锋与痕迹:最先看到岩画那只精卫鸟已死去,鹰撕碎骨头的声音,似英雄悲壮。一堆白骨与一座江山,一样沉重。刀在风中起舞,风一丝不挂与石头缠绵,大地升腾的胎气与太阳交媾,任生命放逐。郦道元借浆月,手执《水经注》,从远古缓缓走来。我双手探进山体深处,血依然滚烫。青梅已老。(袁小楼 作者为宁夏岩画协会常务副主席,文史研究员,二级美术师) 4/5 首页 上一页 2 3 4 5 下一页 尾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