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季,本是丰收的季节,但是,对于与蒙牛乳业(02319.HK)合作的山东胶东半岛上的10多家奶牛养殖场来说,收获的却是悲凉。
7月底,蒙牛乳业泰安有限公司(下称“蒙牛泰安公司”)负责人在青岛即墨市向各养殖场宣布,自8月1日起,青岛、烟台和威海等地的牛奶收购价 格从上个月的4.5元/公斤降至3.5元/公斤。与之相对应的是,雀巢、伊利股份(600887.SH)8月份在当地的收购价都在4.2元/公斤之上。
值得注意的是,去年秋天时,即便伊利、雀巢等其他乳企给出更高的价格,这些奶牛养殖场仍然一如既往地将鲜奶运往蒙牛在即墨市设立的中转站(当地称为“奶台”)。
蒙牛方面给出的降价理由是,囤积的进口原料粉减少了国内原奶需求;乳品消费需求疲软,原奶严重过剩;胶东半岛运输半径太长,影响鲜奶质量。
无奈之下,胶东半岛的部分奶牛养殖场联合起来向蒙牛要说法。几经博弈之后,蒙牛日前通过莱西市畜牧局口头通知当地各养殖场:自9月16日起,收购价格在8月份3.5元/公斤的基础上上调0.4元/公斤。
上周,正频繁走访各市区、协调乳企与奶户纠纷的山东省奶业协会会长张志民接受《第一财经日报》记者专访时称,产业链利益传导不畅、产品结构无法拉动大众消费需求、上下游产业布局没有因地制宜……蒙牛降价风波正是中国乳业长期以来矛盾中前行的一个缩影。
鲜奶收购价突降1元
9月15日,青岛莱西市。
莱西市一家奶牛养殖小区负责人指着总投资1200多万元的场区说,按照蒙牛方面的要求,这里将打造成胶东半岛标准化养殖基地,但如今不仅当初承诺的300万~400万元无息贷款无着落,鲜奶收购单价又降至3.5元/公斤,再除去0.1元/公斤的运费,养殖场已入不敷出。
对于收购单价直降“1元”的始末,蒙牛泰安公司奶源部经理白皓贞并不愿向《第一财经日报》记者介绍更多,仅表示“会跟当地奶户面对面沟通”。不过,记者上周通过走访青岛、烟台和济南等地,从当地政府部门和多家奶牛养殖场了解到降价风波的大致脉络。
在与奶牛养殖场合同尚未到期(2012年2月1日至2015年1月31日)的情况下,蒙牛于今年5月29日与胶东半岛12家奶牛养殖场重新签订了一份五年期合同。记者比较两份合同后发现,新签订的合同取消了2.8元/公斤的最低保护价,并在“随行就市”定价的基础上补充了“根据供给关系”。
蒙牛显然是有备而来。
“去年下半年‘奶荒’的时候,来胶东半岛高价抢奶的是蒙牛,如今以各种理由限收、拒收、降价的又是蒙牛。”青岛市一位与蒙牛合作7年的奶牛养殖场负责人对此表示很伤心。
烟台莱阳市一位奶牛养殖场的负责人也表示:“如果说随着行业一起波动,我们可以接受,毕竟养殖业存在周期性,但为什么雀巢、伊利在当地的收购价还是4.2元/公斤,蒙牛却突然降到3.5元/公斤?”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