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山东    国内    社会    教育    旅游    房产    娱乐    企讯    女人    财经    科技    健康    家居  

 

 首页 > 资讯频道 > 一线故事 > 正文
   

肥城:小山村描绘富民新图景

2024-08-08 09:31:57  |  来源:  |  作者:  |  阅读:  字号: T   T
 

  记者 郑凯 通讯员 纪宗玉 吴玥

  ■甘薯育苗助力乡村产业发展。通讯员供图

  “不到4个月的时间收获6茬了,利润12万余元,今年预计能收8茬……”在肥城市仪阳街道西鲍村,一个个甘薯育苗大棚成方连片,展现出勃勃生机。大棚里,西鲍村党支部书记刘文双一边介绍今年的收入情况,一边谋划未来的发展。

  “现在,我们和周边几个村联合起来,正在就甘薯苗研发中心建设与省农科院进行深入对接,预计今年10月就能实现项目的扩建和大棚的升级。”刘文双介绍,该项目总投资430万元,资金来源于多个渠道,其中,省派工作队扶持150万元,村级自筹260万元,吸纳社会资本20万元。项目一期占地1.8公顷,投资80万元的10个育苗冷棚于今年4月20日收获了第一茬苗。项目二期正在整地,将投入300万元,建设1处脱毒大棚、1处冬暖式大棚和20个育苗冷棚及配套设施,占地面积约6.9公顷。

  西鲍村是个典型的山区村。2022年,西鲍村与其他3个村集中搬迁至仪阳街道驻地,在街道党工委的引领下,跨村联建产业延伸模式成为凝聚各方力量的关键纽带,村民逐步形成了“风险共担、利益共享”的紧密合作关系。不同村的村民聚居后,耕种、服务和产业发展等方面的问题亟待统筹解决。联建村“两委”干部研判商议后,向街道党工委汇报了打造甘薯育苗基地的构想,并获得支持。

  在项目推进过程中,联建村“两委”干部带领党员群众,多次到济宁汶上及岱岳区等地考察学习,邀请省农科院刘立峰博士团队担任技术顾问,为甘薯的引种、包销及风险防范提供全程专业技术指导。党员干部充分发挥模范带头作用,排班日夜坚守,带领大家用20天时间完成了土地整理,用60天时间建成了10个育苗大棚。

  刘文双介绍,他们与省农科院签署甘薯苗包销协议,与三美果业签订果实收购合同,通过“统一集中育苗、统一技术管理、统一价格收购”的模式,以“三入股、三管理、三保障”,实现了集体、农户、企业三方获益,确保了项目的规范化和专业化运作。

  “苗子成熟后,每株能增产30株,省农科院以不低于0.15元/株的价格收购,生长周期内,每亩能产1万株,每个棚最低少产2万株,一亩地在一个生长周期内能盈利1.5万元。”刘文双介绍,最后一茬产出的“薯妃2号”甘薯,亩产可达2500公斤,以2.4元/公斤的市场价格销售给三美果业,整个项目每年盈利有望超过30万元。

  甘薯育苗大棚项目不仅为当地带来了可观的经济效益,还在促进就业、推动农业产业化升级等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据统计,目前,项目已带动就业60余人。“我在这里打工,一天工资80元,在‘家门口’就能挣钱!”西鲍村村民侯吉成高兴地说。

  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提出:“完善强农惠农富农支持制度。坚持农业农村优先发展,完善乡村振兴投入机制。”肥城市让广大农民共享农村改革和发展成果,一幅喜人的乡村产业振兴画卷正在徐徐铺展。

  仪阳街道党工委组织委员尹梦真介绍,目前,甘薯育苗项目持续探索创新模式,扩大规模。省派工作队扶持的河洼村、张南阳村、东辛村以固定资产入股项目,这一举措不仅解决了建设资金难题,填补了资金缺口,还进一步扩大了生产规模。“西鲍、张南阳等几个联建村在街道负责同志的带领下前往省农科院,与省农科院就甘薯苗研发中心建设达成进一步合作协议,将努力把育苗产业培育成强村富民的支柱产业。”仪阳街道党工委书记李军说。

我来说说( 
来顶一下
返回首页
返回首页
上一篇: 冷水鱼养殖成郯城富民“热产业”
下一篇:泰安市慈善组织总量达76家
 
0
 
 
 
 
推荐资讯
肥城:小山村描绘富民新图景
肥城:小山村描绘富民
港口与城市的双向奔赴
港口与城市的双向奔赴
山东首条至加勒比地区 班轮航线开通
山东首条至加勒比地区
万亩桃园迎丰收
万亩桃园迎丰收
 
栏目最新
栏目热门
 
 
 
版权声明   |   网站简介   |   网站导航   |   频道招商   |   联系方式   |   友情链接
山东信息港 ingsd.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