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加强指导引导,为社会组织党建工作提供动力支撑。市委明确了孵化园党委对全市26个街道、166个社区社会组织孵化(服务)中心党建工作的指导责任,建立了“孵化园党委—街道孵化中心党总支—社区服务中心党支部”三级指导体系。加强联系指导。党委成员每人联系指导4—6个街道及所辖社区孵化(服务)中心,实现“管党”与“管事”有机结合。强化交流引导。每月对街道孵化中心、社会组织党组织负责人进行一次集中培训每月采取专家授课、专题研讨、外出观摩等形式,组织所辖党组织打破封闭,横合纵联开展活动。实行联席共建。建立党建联席会议制度,每季度征集确定议题,邀请相关职能部门及街道孵化中心、社区党组织书记等参加,就党建工作计划、服务项目安排、经费使用管理等进行商议
三、强化服务功能,全面激发社会组织“正能量”。做服务群众的“生力军”。党组织整合政府购买服务项目,引导社会组织承接实施,把政府服务不到的“角落”管起来。引导社会组织承接为老、为小、助残等项目126个,受益群众2.8万多人。做维护稳定的“减压阀”。法律维权联盟党支部组织31名党员律师带头开展“法律服务进企业”活动,带动100多名志愿者,为500多家企业提供法律咨询等服务。做党委政府的“好帮手”。蓝天救援队党支部,发挥党员志愿者专业优势和“一呼百应”带头作用,在云南鲁甸地震中搜救27人,协助治疗伤员362人。
实施支部“一加三” 服务群众当先锋 □ 章丘市枣园街道万新村党支部
万新村位于“章丘大葱”主产区,有708口人、1500亩地,党员38名,过去是个“守着金山啃窝头”的穷村。从2012年起,推行“支部+合作社、支部+服务队、支部+便民点”做法,村支部领办合作社,党员带头组建生产服务队,拓展活动场所功能开展便民服务,短短几年,人均年纯收入达1.8万元,村集体年收入40余万元。
支部+合作社,引领产业富民。我们村近九成的群众种大葱,以前多是散户种植、无序竞争,有时好收成也卖不出好价钱。针对这些问题,村党支部牵头创办了大葱种植合作社,带领群众“抱团”发展。支部引领办社,村支部动员23名党员骨干、种植大户加入合作社,实行党支部成员与合作社管理人员“双向进入、交叉任职”,群众的大葱种到哪里,合作社就发展到哪里、支部的工作也干到哪里。建立党员责任区,实施党员“分片包户”,每个党员一片种植区,落实宣传培训、技术推广、生产帮带、市场服务四项职责。村社联动共建,村支部在宣传发动、土地流转等方面为合作社提供“保姆式”服务。合作社收益60%用于社员分红,15%作为村集体收入,25%纳入发展基金。现在,全村大葱总产量1000万斤,亩均纯收入4000元以上,村里仅合作社一项年收入10万余元。
支部+服务队,党员携手互助利民。近几年,外出打工的多了、在家种葱的少了,成为群众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村支部牵头协调上级专家、“田秀才”和种植大户等,以党员骨干为主成立了三支“服务队”:技术服务队,组织年轻党员、致富能手到山东农业大学和省农科院学技术、搞研发,带着群众学用“新本事”。生产托管服务队,协调农机手、种植大户等,为在外打工的村民提供从种到收的一条龙托管服务,亩均增产1200公斤、增收2000多元。品牌营销服务队,村支部帮助合作社注册了“万新牌富硒大葱”商标,以党员干部、合作社骨干和在外“能人”为主,开展产品宣传、销售监督。
支部+便民点,小场所发挥大作用。村民对生产生活条件的要求越来越高,为此,村支部注意拓展村活动场所功能,打造成集办公、服务、经营于一体的新阵地:产业服务的集散地,利用村活动场所建起了科技培训中心、质量检测中心和市场交易中心,开设科普阅览室、培训会议室,购置农残速测、土壤化验等设备,为群众提供培训、检测等服务。便民服务的好去处,过去村民有事反映找不到干部,现在村干部不在村委就在合作社,大小事都能得到及时解决。民生服务的好平台,新建了3处文体广场,建了30多口高标准沼气池,1300亩种植区的路、电、水设施一应俱全。
4/4 首页 上一页 2 3 4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