曹立沛收集了从2008年到2016年共12份关于济南老火车站报道的报纸。曹立沛说:“那天有位年轻人说,复建火车站不如拿着这些钱去扶贫。听着也挺有道理,可他们对老火车站了解多少呢?”老人满是无奈。
山东中国文学艺术博物馆徐国卫:
复建能弥补城市变迁的印痕
山东中国文学艺术博物馆馆长徐国卫在接受爱济南新闻客户端记者采访时表示,老火车站恢复越早越好。
“老火车站在济南人民心中,完全可以当一张城市的名片。难道名片毁坏之后不能重新恢复吗?”徐国卫反问道。他说,济南老火车站拆了20多年了,复建之后,一百年二百年以后,我们的子孙再看的时候,它就是在那个年代拆掉又被重建的一个完整的历史记录,能够弥补城市变迁的印痕和符号。
对于反对复建的声音,徐国卫拿收藏打了个比方。“就拿收藏而言,否定容易,肯定难。比如说字画鉴定,拿到一幅作品说假的、伪的很容易,但如果想把这个东西论证,说它是真的。它为什么真?真在哪里?这个难度就大多了。”
徐国卫认为,复建老济南火车站,还有可能增进中德之间的友谊。“我去德国见济南老火车站设计者菲舍尔的孙女时,她说早就把济南视为第二故乡。”据了解,菲舍尔当年亲自拍摄和收藏的与老济南有关的照片、档案和文献很多。“假如老火车站能够复建,我建议一定要留出专门的空间来展示这些珍贵资料。这样我们济南的城市发展、历史记录就有了立体式的感觉和再现。”徐国卫说。
反对
山东意匠建筑设计有限公司董事长刘奎:
老火车站已不具备复建条件
山东意匠建筑设计有限公司董事长刘奎,多年来致力于老济南文脉的保护,其最成功的一次运作,是2005年的纬六路老洋行平移工程。对于老火车是否复建的问题,刘奎的意见是:老火车站已经不具备复建条件,我们可用更多其他的方式来留住老火车站的美好历史。
刘奎表示,老火车站虽然是德国建筑,但毫无疑问,从它诞生之日起,百年来,这座建筑早已在济南人的心中生根,早已融入了济南这座城市的情感记忆。当年拆除老火车站,显然是决策的失误,“基于此,今天我们不管用什么方式纪念,警示应该是核心意义,所以我们可以用不同的方式、手段来实现这个意义,并非只有复建才有意义。比如,我们可以围绕老火车站挖掘众多第一手资料,抢救有关老火车站的历史记忆。” 2/6 首页 上一页 1 2 3 4 5 6 下一页 尾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