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单论桥梁,它可能不如同济大学;单论汽车,可能不如清华大学和吉林工业大学;单论道路,可能不如东南大学……但它的学科专业比较齐全,这也是一个很大的优势。”这是媒体对由三家工科学校合并而成的某所大学的点评。让人不禁想起冯巩在某年春晚小品中的台词,“在相声界我影视最好,演员里我导演导得最好,导演中我编剧编得最棒,反正就想玩个综合实力。”
利弊相随。几轮高校之间的合并联姻,展示出教育资源重组后,综合性大学在复合型人才培养、科学传播、知识创新等方面的重要作用,却同时也付出了部分名校失去特色的代价。
你没了归属感?我丢了特色
市民梁女士向记者讲述了她与老公王先生之间一段有意思的对话。王:“老婆,你说人家会不会说我学历造假?”梁:“为什么?”王:“当年从山工毕业,可它并到了山大,巧的是我在栖霞老家上过的小学、中学也合并的合并、撤销的撤销,我都成‘没身份’的人了。”梁:“彼此彼此,我们建材学院如今也是济南大学了。”他俩笑称自己是失去大学“精神家园”的人。
找不到大学“娘家”、没有归属感是学子的直接感受。教育界人士却更加关注办学方面的问题。原北京大学中文系教授温儒敏曾在2012年初撰文指出中国大学有五种“重病”,其中第三种病就是大学合并导致“平面化”。 他说,大学越来越失去个性特色,就是平面化、均质化。原因之一是都搞大而全,都在升格。大学合并本来也有好处,对50年代以来形成的分工狭窄、体制封闭、低水平重复、小而全的高校办学模式,尤其对打破多年的利益集团化、沼泽化有好处,利于“清淤消肿”。但许多大学合并是贪大求全,原有一些传统特点丢失。
身为国家“211”工程重点建设的武汉大学,与武汉水利电力大学、武汉测绘科技大学、湖北医科大学合并后,争议不断。有人认为老武汉大学的牌子被稀释了,甚至有“武大大了,武水水了,武测撤了,湖医糊了”的说法。温儒敏也提到了这一现象,他说,武汉原来有个水利学院、还有个测绘学院,都是非常有特色的,他上中学时就知道,现在合并到武汉大学了,融合一块了,文章发表的指标上去了,可是特色也不见了。
难以割舍的母校情结
说起2000年并入山东大学的山东工业大学,人们首先想到的是突出的工科优势以及深受企业欢迎的实用型人才。“大四毕业那年,辅导员建议我们不要光看专业书,要多看公务员考试的书。但大部分同学不想考,而想去企业工作。特别是工科学生,一听说是山工的企业特别愿要,我们班70%的人进了企业。”在政府部门工作的王先生说,“学校培养的是实践型人才,校企联系特别紧密,企业进校园开讲座、学生进企业实习是很频繁的。教学注重实践性、市场性的东西,怎么说呢,讲课有点哈佛大学的感觉,案例讲得多。”话语间流露出几分自豪。让他难忘的还有位于学校东门的那家机械实习厂。大二那年他曾经在那里实习两个月,实习前发的那块“铁疙瘩”,经过锻压、铸造最终变成一把锤子,虽然略显粗糙,却也有模有样。作为母校留给他的珍贵回忆,留存至今。到学校机械厂实习是山工很多院系学生的必修课,在那里他们接触到最基本的机械操作,不少人从这里起步,成为机械装备业的佼佼者。如今,那家机械实习厂已经不复存在。
即便是当年让人烦透了的早起跑操、叠“豆腐块”被子等军事化管理的校园生活,都让如今过了而立之年的王先生有了另外一番感受:“严格的细节管理才能培养出认真严谨的技术人员。”像王先生一样,很多山工的校友都在不同场合表达过对母校的眷恋。在百度贴吧的山东工业大学吧里,网友“山东奔驰”说,“可以不客气地讲,山工在济南高校中,是治学最严谨、管理最严格、学习气氛最浓的学校。那时候其他院校满目是花前月下,工大学子挑灯夜读。”网友“朝晖夕阴1”说,“大学继续了高中三年拼命三郎的劲。真是庆幸能在山工度过四年大学生活,培养了大家务实求真,踏踏实实,不务虚荣的精神,这些一直对我有很深刻的影响。”在某网站的论坛,网友“小鱼儿”则说,“我一直觉得,即使不合并,山工的工科也是山东省一流的。合并了,我也是山工的学生。” 1/4 1 2 3 4 下一页 尾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