展现西南少数民族的
传统工艺
拼布是我国西南少数民族妇女利用布块拼接、贴缝制成的兼具实用性和艺术性的布艺日用品。此次“拼布传统与艺术”展的展品均来自广西、云南、贵州地区的壮族、苗族、彝族、布依族等少数民族。记者从展览现场看到,这些展品或是单纯的拼布作品,或融拼布与刺绣等技艺于一体,工艺精细,蕴藏着丰富的文化内涵,并体现出精湛的技艺。缝制的图案纹样多以花鸟鱼虫为主,色彩大胆,充满生活气息。
其中展出的一幅三角刺绣拼布被面是广西民族博物馆从广西百色隆林各族自治县的手艺人黄碧瑜处购得。被面中心有60个大小形状相似的三角形布块,每个布块上都用丝线绣制,或用碎布块拼接出不同的图案,比如蜈蚣、蝴蝶、狗牙等。据黄碧瑜介绍,拼布被面制作包含织布、染色、描画纹样、上棉花、布贴、刺绣、镶边等多道工序,一幅被面要耗时一年左右。
除了展示传统的拼布艺术作品外,展览将展品背后的手艺人作为展览的重要元素,通过现场拼布技艺展示、拼布艺人及其生活环境的个人访谈等展示内容,更加强调了传统拼布的人文内涵。“传统拼布艺术是近年来才开始受到关注,对拼布这一纺织品的历史、制作和用途的研究还有待深入。我们希望通过这个展览能够引起观众对民族拼布传统的重视,引发大家对这类传统艺术的兴趣。”广西民族博物馆的一名策展人员表示。
承载民族文化信仰和
美好向往
纺织品是历史和文化的物质载体,可以记录关于贸易、宗教、传统、迁徙、社区和个人的很多信息。拼布作为纺织品的一种特殊形式也是如此。在研究中,人们发现拼布的制作和使用反映了当地人的创造力和文化信仰,不同的拼布图案也被赋予了爱情、长寿、庇佑等寓意。手工艺人会根据拼布的用途和对纹样设计的构思来选取特定的图案,比如为新婚夫妇制作的拼布被面,通常会选用代表幸福美满的蝶恋花纹样;送给老人的则会选用寿字纹或松鹤图案表示长寿;而小孩的背带则通常会缝制上庇佑平安的狗牙。 2/4 首页 上一页 1 2 3 4 下一页 尾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