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经记者 宋双
英国绘画大师大卫·霍克尼4月中旬来到中国,刮起强劲的“艺术旋风”,个展门前人们罕见地大排长龙,期待一睹为快。其受追捧程度令媒体丝毫不吝赞美之词,宣布他为“时下中国最火的英国艺术家”。
这不仅仅是小部分文艺青年在追赶时髦。实际上,中国普通民众对于艺术品的欣赏追求和消费倾向已逐渐显露。艺术品电商争先恐后上线并且创新不断,艺术家公盘等全新模式刚刚启动,这一巨大的市场潜力已被瞄准。
西方国家对于艺术品消费已经习以为常。而我国的艺术品消费市场,目前来看还是一个相对畸形的结构:国民艺术品消费意识尚未全面“唤醒”,高端艺术品拍卖成交金额却雄冠全球。
因此,只有当部分高端拍卖回归理性、中低端消费崛起,前者挤泡沫、后者求发展,中国艺术品市场才能谈得上成熟壮大。而目前的一些条件及变化,已经呈现出可喜的迹象:也许我们正站在爆发前夜。
行业悄然升温
4月23日,一个筹备数年、名为艺术家公盘的项目正式上线。其网站首页挂着四个大字“水不深啦”。
总负责人罗嘉元对于这一全新的交易平台寄予厚望,他向《每日经济新闻》记者表示,“大家都觉得艺术品交易这一行,水太深了。普通消费者即便有购买意愿,有时也无从下手。而艺术家公盘的目标客户群,正是对准了这一批增量客户。艺术家公盘签约艺术家,为艺术家提供经纪服务以及作品销售渠道;顾客在网站上就可以全方位了解艺术家履历及其作品信息、价格走势,并且保证真货,让顾客不用费很多周折,就可以轻松明白选购,以及享受售后服务。”
当然,艺术家公盘才刚刚上线。罗嘉元认为,“目前最大的挑战是怎样让顾客了解和信任艺术家公盘的运作模式。”万事开头难,虽然艺术家公盘意在打造一个“增量”市场,也提出了生态圈系统的新概念,但有业内人士认为,“艺术家公盘上,艺术家质量、藏品把关、售后服务能够做到哪种程度还很难说。”
而传统线下市场想要进行生态变革,难度较大,但自从有了“互联网+”,颠覆随时可能发生。线上拍卖虽然总体量仍有限,但正在升温。成都画廊协会副会书长、名堂基金董事长方临告诉记者,“前段时间线上拍卖一位青年作家的作品,反响就很热烈,他的作品价格也不贵,从几千、几万到十几万不等。”
罗嘉元从海外归来。其认为,“目前我国的艺术品消费正处于西方非常早期的阶段,这也很正常。我始终认为,艺术不应该是高高在上,每个人都有享受艺术的权利。”
方临表示,“现在中国需要各种各样的艺术消费,而消费一定是从低端开始的。从青年艺术100、川美驻留计划等涌现出的一批青年艺术家的作品,价格不高,学术方向很清晰的一批,已经慢慢受到更多人关注。”
唤醒沉睡的“审美”
如今,没有人愿意否定中国中低端艺术品消费市场的广阔潜力,但潜力应该如何开发?
艺术家朱敬一长期致力于艺术大众化的推广,其在2009年创立上海证大艺术超超市,成为平价艺术市场的先行者之一;2013年创立“南门精舍”工作室,开始网络时代艺术产业研究。
朱敬一告诉记者,“中国艺术品消费市场的前景是比较乐观的,目前基本上处于未被开发的状态。除了一线城市之外,生活在二、三线城市的居民,生活水平提高之后他们也是可以逐渐消费艺术品的。”
但艺术品消费不同于其他,金钱与审美意识缺一不可。而审美意识需要培养,高低暂且不论,关键是有没有。
朱敬一认为,“一直以来,中国对于审美意识的教育是缺乏的,反映在艺术品消费上就显得良莠不齐,大部分购买者没有自我,也找不到消费的衡量标准。之前的工作经验让我曾直面中低端艺术消费品市场,最大感受是他们的购买并不稳定。尽管现在艺术品市场是好的,消费者有需求,从业人数也在逐渐增加,但最终市场会呈现怎样的效果不好判断。而从消费主体来看,个人艺术品消费不能算最大的增长点,更大的增长点可能是酒店、会所、商场等公共场所或机构,其对于艺术品消费的需求已明显增加。” 1/3 1 2 3 下一页 尾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