统计数据,2012年一季度,唯品会活跃用户100万,订单数为310万。到了2013年二季度,唯品会活跃用户量已经上涨至350万,总订单数突破千万,达到1100万。这种迅猛的趋势一直延续到去年三季度。
2014年三季度,唯品会活跃用户为950万,仅仅比二季度增加了20万;总订单数为2550万,比上一季度减少了80万。
相应的,在总营收方面,唯品会增长乏力的现象也十分明显。数据显示,2014年三季度,唯品会总营收比二季度增加了0.53亿美元。
而今年三季度的财报,则成了唯品会业绩的拐点。
数据显示,三季度唯品会活跃用户为1460万,比二季度增加了20万;订单量为4480万,比二季度减少了10万单;三季度总营收13.63亿美元,比二季度下滑了0.91亿美元;净利润方面,唯品会三季度净利润5000万美元,比二季度下滑了1440万美元,下滑幅度约为22.36%。
除了活跃用户量微涨外,其他三项数据均出现不同程度下滑。另外,中国经济网记者还发现,三季度唯品会活跃用户的增长幅度1.40%也是15份季报的最低点。
闪购模式无痛点?
除增长乏力外,唯品会擅长的闪购模式也成了部分用户口中的“槽点”。
由于唯品会产品结构的原因,和聚美优品一样,其实际用户多为女性。唯品会20分钟清空购物车的做法,让很多女性用户很是纠结。
在校大学生王苏菲(化名)告诉中国经济网记者,“在网上买东西,一般都会挑很久。好不容易挑完,时间也就差不多了,只能急急忙忙结账。很不喜欢压迫性强的购物体验。”
一位唯品会的用户还表示,特卖模式或许并不是那么回事。“之前在唯品会上买了特卖的产品。货到后,通过在别的电商平台比对发现,其实商品本来的价格基本就那样,只是唯品会标高了价格,做出了折扣。”发现问题后,该用户最后选择了退货。
“去库存,一般以付款成交为准。比如,一个产品库存是剩下5件,而有6个人下单。如果前6个人下单不成交的话,该产品就会显示无库存,这样就达不到真正去库存的目的,所以唯品会选择了这种限时交易的办法。”一位长期从事电商行业的分析人士告诉中国经济网记者,这种交易方式,在一定程度上提高了消费者的网购速度。
他还表示,同样,这还决定了唯品会要面对相对较高的退货率。
电商难逃的“假货劫”
除了以上几点外,也有部分用户质疑唯品会有售假行为。
“虽然唯品会宣称卖的都是库存,但有时候买到的商品跟正品差距太大,看起来真的很像假货。”一位网购用户表示。
唯品会也确实曾多次被媒体曝出涉嫌售假。
今年4月份,消费者齐女士反馈,其在唯品乐蜂网购买的面膜包装并无进口化妆品批准文号或检验合格证明,也未发现该商品进口化妆品卫生许可批件号。随后,唯品会回应称,被查产品已下架。
4月底,唯品会还和聚美优品上演了撕逼大战,纷纷指责对方卖假货。
9月份,一唯品会用户投诉称,唯品会卖的CK腰带疑是假货,刚用了1个月不到就开胶,起层了。在和客服多次沟通后,对方只承认仓库保管有问题,防潮没做好,后来也没有解决。
11月中旬,有媒体报道称,唯品会消费者曝出购买的韩国进口粉饼中竟然夹带一篇中文报纸碎片。
不久前,还有媒体曝出唯品会涉嫌售卖假冒奢侈品,被多数人士解读为唯品会正品神话的终结。这也让身处多事之秋的唯品会,再次站在了聚光灯下。
不过,随后唯品会方面强势回应,称该报道严重失实,并已启动追究法律责任的程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