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年来,“双11”让路边无数服装店走向困境,直至关门大吉;也让无数淘品牌诞生,印在网民的脑海里。在济南,有一家60岁的老国企,曾经全国闻名,在元旦、春节时通过央视为全国人民报时,对,它就是“康巴丝”。
“康巴丝”曾经因为负债累累,逐步淡出济南人的视野,然而近7年来,它抓住了电商兴起的时机,冲浪“双11”,不仅完成了改制,还逐步让销售渠道从线下向线上转型。用公司老总的话说:“电商对传统渠道商来讲是冲击,对传统制造业来讲,则是摆脱渠道依赖的机遇。”
1| 败在渠道上,彷徨中发现电商
7日上午,记者驱车来到位于济南综合保税区附近的“康巴丝”。总经理刘燕农介绍办公楼前的雕塑——日晷,这是中国最古老的计时工具,也代表着“康巴丝”所从事的业务——钟表生产。“过去,我们的确很出名,现在落寞了。”刘燕农言语中透着无奈,但也表示“仍有希望”。
上世纪80年代,“康巴丝”生产出了我国第一款石英钟,并在央视黄金时间“康巴丝为您报时”,到1989年,年产量突破200万只,产值破亿元。这在当时,可不是个小数目,即使是当时赫赫有名的济南国棉一厂,年产值也只有亿元左右。
产值达到一定高度,如何继续发展,问题摆在管理层面前。“钟表厂一般规模都比较小,即使是西方知名腕表,厂区也只有几千平方米。”刘燕农说,当时为了扩大产能,“康巴丝”提出“囤货于经销商”的策略,让经销商成为康巴丝的蓄水池,以解决山大路厂区仓库不足等问题。
想法很好,但后来经销商积压的大量货款收不上来,“康巴丝”就从银行抵押房产获取流动资金,最后资金链断裂,资产负债率一度达到200%。2005年,企业身处困境,改制举步维艰,刘燕农却发现,网购开始兴起:“那时候我在卓越、亚马逊上买书,都是货到付款,基本不去书店买了。”
2| 改制前夕,“试水”淘宝店
转眼到了2008年,支付宝流行。“这是一个很好的交易方式。”刘燕农说,在货品供大于求的年代,制造商处于劣势,传统渠道商处于优势,压货款不给是常有的事儿,厂家只能生闷气。另外,一二三级代理商层层剥皮,让价值不高的石英钟到消费者手中时,价格至少涨两倍。
举例来讲,一款石英钟出厂价100元,到商场里零售,加上进场费、扣点等,能卖到三四百元。而如果厂家直接放在网上零售,即使卖170元,厂家获利也比以前多多了,消费者也能因此获益。于是刘燕农笃定,电商对传统制造企业来讲,绝对是一次起死回生的机遇。
2009年,“双11”首秀,只有它的创业者淘宝在玩,参与品牌只有27个,成交额5000万元,没有现在的狂欢,只有冷清。与此同时,刚大学毕业不久的房瑞来到“康巴丝”位于山大路的老厂,从事销售工作,迟迟打不开局面,于是就向刘燕农请缨开淘宝店。
“当时网上也有很多经销商在开淘宝店卖钟表,但真正厂家设店的却很少。”房瑞说,当时他想,康巴丝有知名度,品牌信誉不是问题;其次,厂家开店,相当于工厂价,具有价格优势,没有不成功的道理。事实也的确如此,第一个月便卖了将近1万元。不过当时对“双11”,房瑞没有任何印象。
3| 为开天猫店,生产线被“大动”
2010年,“康巴丝”改制完成,不仅解决了内外债,没留下后遗症,把厂区搬到现在的综合保税区附近,还引进开发了“电波表”技术,这种钟表内置微处理器,能接收国家授时中心发出的标准时间信号,并自动控制显示的时间与标准时间保持精确一致。
这一年,“双11”展现出它的魅力,销售额猛蹿到9.36亿元,房瑞依然无动于衷。2011年,“双11”淘宝和天猫共砍下52亿的成交额,大量商家意识到,电商会慢慢成为货品销售的重要渠道。然而在“康巴丝”内部,依然有不同意见,认为大量低价网销会打乱现有价格体系,影响现有经销商稳定,得不偿失。
2012年,一个猝不及防的事件,让“康巴丝”意识到网络的力量。那一年,四川广元市一高考考场因钟表走慢而影响30多名考生答题事件,在全国闹得沸沸扬扬,人们把矛头直指康巴丝电波表。尽管后来调查表明,走慢的钟表并非康巴丝生产,但却让其电波表名声远扬。 1/2 1 2 下一页 尾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