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以来,青岛市即墨区坚持问题导向,强化系统思维,创新构建起集智慧预警、线下督导、实战练兵于一体的全方位安全防护体系,全力筑牢了养老机构安全屏障。
智慧监管 从被动应对到主动防控
在即墨区居家和社区养老服务运营监管平台的电子屏幕上,全区15家养老机构消防中控室的实时画面清晰呈现,值班人员是否在岗、设备运行是否正常,均一目了然,这标志着即墨区养老机构安全监管迈入“线上实时监管”新阶段。
“过去,消防安全管理主要依赖人工巡检,发现问题往往已是‘亡羊补牢’,难以实现火灾的早期预警。”即墨区民政局安全生产专班负责人黄绪亮感慨道。为扭转这一局面,今年6月,即墨区全面完成养老机构消防中控室摄像头安装,并统一接入民政综合养老监管平台,实现“人防”到“技防”的跨越。
如今,平台设有专人负责调度监管,一旦发现画面中值班人员脱岗或设备异常,立即会向院长发送提醒,迅速调度处置,有效提高养老机构安全水平。“这不仅是一双‘永不疲倦的眼睛’,更是一个高效指挥调度中枢。我们要吸取各地养老机构火灾事故教训,把消防中控室打造成守护老年人生命安全的前沿哨所’,让科技成为筑牢安全防线的坚实支撑。”即墨区民政局党组书记、局长王海涛说。
为进一步强化养老机构安全保障,今年7月,在市级资金支持下,即墨区再次升级安全防护网,为15家养老服务机构增装并升级“智慧消防”设备,构建起24小时实时监测、预警预报与智能处置于一体的“数字防火墙”。
线下发力 从单打独斗到协同作战
冬意渐浓,天干物燥,正值火灾事故易发高发期。在华益德护养院内,一支由民政、住建、市场监管、消防救援等部门组成的联合督导组,正对消防设施、用电安全、食品卫生等进行细致排查。
“过去各部门‘各管一摊’,现在则是‘握指成拳’,共同守护老人的安全与健康。”即墨区民政局四级调研员韩锡堂说。今年以来,青岛市民政局组织督导检查4次,即墨区开展拉网式联合检查5轮,聚焦教育培训、应急能力提升、整治回头看等关键环节,共整改完成消防隐患125处,依法关停2家因管理不到位、消防设施存在隐患的“小、弱、散”养老机构。
在联合检查的基础上,根据青岛市民政局部署要求,即墨区还建立民政干部帮包机制,7名区管领导干部“点对点”帮包养老机构,常态化开展“四见四查”,重点加强对三星级以下养老机构督导和“回头看”,确保发现隐患问题动态清零、整改到位。
“线上监管与线下检查相辅相成,构成了完整的安全管理体系。”韩锡堂说,“我们要确保每一家养老机构都不掉队,每一位老人的安全都有保障。”
实战演练 从纸上谈兵到真操实练
11月中旬,在白头山老年公寓,一场消防演练正在紧张进行。在即墨区消防救援大队专家的指导下,护理员们熟练地操作灭火器,迅速扑灭模拟火点。“捂住口鼻,弯腰低姿,跟我来。”伴随着清晰的指令,老人们在各楼层护理员的搀扶引导下,沿着疏散路线快速有序撤离。从发现“火情”到全员安全集结,整个过程不到五分钟。
“经过这样真实的演练,现在遇到突发情况,我们心里有底了。”一位参与演练的护理员陈东祥说。这样的实战演练,今年已在全区养老机构中开展了3轮。除此之外,全区还开展了4次消防安全、食品安全专题培训,系统提升从业人员的专业素质和应急处置能力。
演练结束后,养老机构负责人金雪花手持一本宣传册说道,“这手册不仅告诉我们发生火灾该做什么,更教会我们怎么查、怎么防,非常实用。”从院内的实战演练,到深入细节的宣传普及,一张更密、更实的安全防护网,正悄然织就并不断延伸。
从永不熄灭的电子屏幕,到深入一线的联合检查,再到硝烟弥漫的实战演练,即墨区正通过全方位的安全保障体系,让养老机构的安全管理实现了从被动到主动、从分散到系统、从理论到实践的全面跨越,用扎实行动守护着最美“夕阳红”的幸福安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