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洗衣做饭”升级为“科学育儿”“老年照护”“家庭健康管理”,家政服务从单纯的体力劳动走向专业技能与情感支持并重的新阶段。“家政行业的升级蝶变就是群众幸福指数提升的生动缩影。”山东万虹家政服务有限公司党支部书记、总经理孙海艇说。

从退役军人到企业家,扎根家政行业十六载,他用谦虚低调、务实肯干的精神,将一手创立的山东万虹家政服务有限公司打造成山东知名品牌,并在全国设立超过100家品牌加盟店。
2006年年底,孙海艇退役回到烟台。“从部队退役后,一没项目、二没资金,想要自己闯出一番事业,却连方向也找不到。”一个偶然的机会,他在网上看到开发区一家保洁公司正在转让,“家政”就这样闯入了孙海艇的视野。2007年时“家政”在烟台还是一个新词,他自己也似懂非懂。尽管如此,孙海艇看好家政市场的广阔前景,毫不犹豫地接手过来,“说干就干!”
一张桌子、一台电脑、一部电话、一位文员,还有一名保洁员,孙海艇正式踏入家政行业,2007年11月8日成立了烟台万虹保洁有限公司,翻开了人生新篇章。“当时‘家政’在烟台还是一个新词,互联网也处于刚兴起的阶段。我就将广告打到网站上,赶上了互联网信息潮,赚到了‘第一桶金’。”孙海艇说。
随着对家政行业的了解不断深入,他发现家政行业并不是当初想象的那么轻松简单,而是一项需要拼服务、重技能的行业,并逐渐萌生了高端家政服务的理念。
2008年11月,公司接到一个总保洁面积达7万平方米的商场开荒项目,施工现场离公司有100多公里。到现场之后,孙海艇发现项目工程量很大、客户要求很高,并且商场着急开业,只给了7天的工期,这对当时的公司规模来讲是一个非常艰巨的挑战。孙海艇和公司专业人员进行了全盘的可行性分析之后,果断签订了保洁合同。为了履行合同约定按期完工,他安排人员和设备24小时连轴转,白班由保洁班长指挥,晚上孙海艇便从公司开车往返200多公里到现场协调工作。经过团队的坚持和努力,最终比计划时间提前1天完工。
但孙海艇并没有选择马上交工,而是仔细地对施工成果进行了自我验收,在检查中发现了少部分大理石地面光泽度不高等细微问题,虽然不影响交工,但不能降低标准,于是迅速组织员工连夜对问题部分进行返工。正因为孙海艇这种重合同、守信用的行为,验收当天,客户便决定将商场的日常保洁托管项目交由“万虹家政”来做,双方建立了长期合作关系。
从试行到总结,从总结到转变,从自己干到一起干,从“三人小团队”到现在的多人大团队。2022年,公司发展成保姆、月嫂、育婴、养老、保洁等家庭服务业务全面开花的家政服务公司。累计带动3万多人次农民工、下岗职工就业,服务10万多个家庭,孙海艇有着实实在在的“成就感”。“以前1名保洁员一天工资只有30元,什么活都要做。现在1名保洁员一天的工资在260元到280元之间,我们还配备了大型洗涤设备。”孙海艇说。
在孙海艇眼里,“万虹”并不只是一家企业,而是一份爱心事业。“我想让更多困难家庭的女性,用一技之长,成就自己的事业。”孙海艇说,员工在帮助客户解决家庭照料问题的同时,还能拿到一份可观的收入。时代在发展,人们的观念也在不断转变。“刚开始创业的时候,别人问我是做什么的,我都不好意思说出口,那时也并不觉得家政是一份职业。现在我说做家政服务,大家都觉得家政行业前景好。”在孙海艇的公司里,家政服务队伍也逐渐年轻化。“现在家政服务员的年龄基本都在45岁以下,还有很多90后也开始接受这份职业,最近就有刚毕业的大学生咨询加盟创业事宜。”孙海艇说。
为了帮助困难群体,公司连续多年推出“金葵花工程”,为就业困难人群提供免费培训、免费就业、免费购买保险的“三免政策”,累计为3000多名就业困难人员提供免费家政培训。为了支持像他一样的退役军人创业,孙海艇主动联系市退役军人事务局,搭建退役军人创业孵化基地。为了帮助员工更好融入社会,增强社会参与感,孙海艇坚持每年带队慰问困难群众、关爱老人、无偿献血。为了更好地将家政爱心事业延续,孙海艇积极与所在区的文明办联系,每月根据不同社区提供的困难群体名单,自掏腰包为他们做两次专业的全屋整体清洁。在他的带动下,公司有100多人参与志愿服务并成为义工。
军人品质塑造了孙海艇的坚韧担当,也让他的家政情怀无限放大。他先后获得山东省“五一劳动奖章”“山东好人”“十大杰出青年提名奖”等荣誉。公司累计带动就业30000余人次,帮助大学生、退役军人、下岗职工、妇女、农民工等人群就业增收。公司先后获得山东省守合同重信用单位、山东省工友创业园、山东知名品牌、山东优质品牌、山东省五星级诚信家政企业等荣誉称号。
孙海艇一直将“万虹”视为一份有责任感的“爱心事业”,将“温度”融入企业文化,感恩回报社会是他的情怀。“未来,我打算借助互联网风口,形成‘家政+互联网’模式,将品牌延伸到社区,带动解决更多就业问题。”孙海艇说。
YMG全媒体记者 秦菲
通讯员 李雪 摄影报道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