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师傅,我叔在家跌倒了,您快去救他!”近日清晨5点,邹平市黛溪街道东城社区宏苑小区幸福食堂负责人杨波正忙着核对早餐食材,急促的电话声打破了乡村的宁静。来电人是独居老人于爷爷的侄子,远在外地的他通过手机连接老家的监控设备看到老人跌倒,情急之下第一个想到了常与叔叔保持联络的食堂师傅。
放下电话,杨波飞奔赶往于爷爷家中,途中同步联系了物业保安与值班人员组成临时救援小组。到老人家门口时,杨波发现房门紧锁并且呼叫无回应,他当机立断踹门进去,发现年近八旬的老人倒在地上,意识已经模糊。杨波立即拨打120急救电话,并与随后赶来的物业人员合力将老人移至床上。因抢救及时,于爷爷当天脱离了生命危险。事后老人的侄子专程致谢:“幸福食堂不仅管饭,关键时候还能救老人的命啊!”
这场救援,让幸福食堂的多元价值被更多人看见。在多数人的认知中,幸福食堂只是解决老人“吃饭难”的便民服务点,而在宏苑小区,幸福食堂已成为覆盖老人日常生活方方面面的服务枢纽。每天清晨6点半,食堂窗口准时开放,西红柿炒鸡蛋、清炒时蔬等10余种菜品整齐摆放,工作人员还主动为行动不便的老人打包送餐。“一顿饭花钱不多,比自己在家做的饭更合口味。”取完餐的张奶奶笑着说。
为守护好老人们“舌尖上的安全”,宏苑小区幸福食堂建立严格的食材溯源制度,每日公示采购清单,按季节调整菜谱,全程遵循低盐低油、软烂易嚼的烹饪标准。针对患有糖尿病、高血压等慢性病的老人,食堂还在社区医生的指导下推出定制化餐食。“哪位老人没来吃饭,我们一定会上门看看。”杨波的记事本上,密密麻麻地记着辖区独居老人的饮食禁忌、健康状况和联络方式,这也是他能在第一时间救助于爷爷的关键。
除了餐饮保障,宏苑小区幸福食堂还延伸出更多优质服务,让餐后食堂成为老人们的社交乐园:棋桌上对弈正酣,阅读角书香阵阵,志愿者还定期举办健康讲座,开展智能手机教学。“在这里既能吃上热饭,又学会了用手机发视频,现在和远在外地的孙子聊天再也不发愁了。”82岁的李爷爷高兴地说。
据了解,宏苑小区以幸福食堂为核心的“15分钟养老服务圈”已覆盖服务400余名老年人,食堂工作人员与志愿者组成帮扶服务队,提供代购药品、水电费代缴、家电检修等服务;每月开展免费理发、公益集市活动,节日期间还为老人们准备爱心餐与精美礼品。“热水器坏了找杨师傅,半小时就给修好了。”王大爷的话道出了老人们对食堂工作人员的信赖。
东城社区党委书记韩静介绍,宏苑小区幸福食堂创新采取“政府补贴+公益支持+低偿服务”运营模式,既靠政府资金扶持降低运营成本,又吸纳社会公益力量为老年人提供餐饮服务,同时还整合物业、医疗等资源构建起“餐饮为核、应急为要、帮扶为翼”养老服务体系。工作人员全部经过专业化、系统化培训,成为老人们身边值得信赖的“贴心人”。
如今在宏苑小区,幸福食堂灯光每日清晨准时亮起,既暖了老人的胃,更暖了他们的心。从一餐热饭到紧急救援,从日常陪伴到生活帮扶,这个小小的幸福食堂承载着社会的温情,织就了一张养老服务网,让社区老年人更加心安、倍感温暖。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