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山东    国内    社会    教育    旅游    房产    娱乐    企讯    女人    财经    科技    健康    家居  

 

 首页 > 资讯频道 > 一线故事 > 正文
   

“一粒种子”链式崛起

2025-10-15 08:24:52  |  来源:  |  作者:  |  阅读:  字号: T   T
 

  本报记者 方文婷

  “一粒种子可以改变一个世界,一项技术能够创造一个奇迹。”在潍坊,每一粒破壳而出的种子,都蕴含着不寻常的科技力量,见证着从实验室到田间地头的创新裂变。蔬菜种子由原来70%依赖进口转变为70%自主研发,仅寿光自主研发的蔬菜品种就有290个;小麦、玉米等主要农作物良种覆盖率达到98%以上;北京大学现代农业研究院在国际上首次构建了西瓜属超级泛基因组图谱……潍坊将越来越多的当家品种牢牢攥在自己手里,种业振兴行动切实抓出成效,创新底座愈发夯实。

  不止如此,在这片土地上,创新链和产业链深度融合,一粒粒饱含创新之力的种子破土成链,汇聚成中国种业版图上举足轻重的力量。今年年初,潍坊农作物种子生产经营持证企业达到352家、数量全国地级市第一,现代种业发展渐成气候。从一粒种子到一桌好菜的产业延伸,更是将科技成果延伸至产业链的每一个角落,为乡村全面振兴注入了强劲动力。

  从“芯”突破,到“链”聚合,潍坊正以科技赋能、链式思维和政策护航,加速培育农业新质生产力,以一粒种子撬动全链升级的生动实践,助力推进乡村全面振兴、加快实现种业高质量发展。

  一粒种子里的新质生产力

  一粒种子如何变身产业引擎?核心密码在于创新。在推动农业新质生产力发展的浪潮中,种业振兴、种业创新是不可或缺的关键一环。潍坊诸多企业纷纷将焦点对准自主创新,致力于打造种业领域的“中国芯”。

  在2024年亚洲种子大会上,山东华良种业有限公司自主研发的新品种“华良165甜糯玉米”引发关注,吸引了伊朗、印度等20个国家的种子企业前来咨询洽谈,会上达成试种推广,实现国产玉米种子出口“零的突破”。

  从实验室里的育种攻关到国际舞台的技术突破,潍坊种业正完成从“跟跑者”到“领跑者”的角色蜕变。潍坊正以一粒种子的破局之力,勾勒出农业科技走出去的中国路径。

  “以前的种子都是按斤卖,现在是按克卖。以前是只在本地卖,现在是全国卖,还出口到十多个国家。”山东鲁寿种业有限公司总经理王文姣告诉记者,鲁寿种业从“爷爷辈”就已经开始和种子打交道,如今彻底打开了新市场。

  潍坊种子远走海外的底气,源于强大的科创力量支撑。这座城市拥有北京大学现代农业研究院、中国农业科学院寿光蔬菜研发中心等众多种业创新平台,这些高能级种业创新平台为潍坊抢占种业研发制高点提供了关键支撑和发展动能。

  加速推动高端优质资源落地转化,潍坊市坚持企业为主、发扬优势、自主创新原则,鼓励种业研发企业与北京大学现代农业研究院、中国农科院等科研院所开展创新攻关,组建十字花科、茄科等10个科研创新团队,培育了一批优质、丰产、抗逆性强的新品种。

  山东省寿光市三木种苗有限公司负责人刘树森介绍:“在种业扶持政策和措施的推动下,企业培育的优质蔬菜新品种相继问世。像粉果番茄‘宝禄先锋’、黄皮辣椒‘欢乐’,其抗病性、丰产性及商品性等指标均达到国际领先水平,让种植户一亩地的种苗成本从1000元降到240元。”

  在一粒粒种子中,把创新发展的故事娓娓道来,潍坊农业正在掌握更多话语权。上半年,潍坊农林牧渔业总产值706.4亿元、保持全省第一。

  让一粒种子撬动整个产业链价值

  “国产种子起来了,我们的发展空间就大了。”寿光市古城街道前疃村党支部书记殷凤海说。该村以番茄产业为主,得益于“中国蔬菜种业硅谷”的打造,他们从170多个番茄新品种中选优种植,让“小番茄”成了村民增收致富的“摇钱树”。

  这些年,前疃村党支部整合原有的7家蔬菜市场,牵头领办旺民蔬菜专业合作社联社,通过“党支部+合作社+农户”的产销一体模式,实现农资供应、技术服务、生产标准、质量检测、品牌打造、包装销售“六统一”管理。“我们年销售番茄达到500万斤,年交易额超1.5亿元。村民年收入由过去的不足5万元,到现在超过20万元。”殷凤海说。

  在潍坊,一颗西红柿能让一方天地致富,一个西瓜能卖出130元的高价,一株银瓜成为地理标志“硬通货”。这既源于一粒种子中蕴含的强大科创因子,也离不开完善的产业链条。

  在昌乐火山农业产业联盟孵化基地,一座座现代化温室大棚成方连片。与常见的农业园区不同,这里并非果蔬种植区,而是经验输出地、品质优选区。在位于火山南瓜品质优选区的温室大棚里,30多个南瓜品种“同台竞技”,比起普通大田,这里更像角斗场,层层选拔,只为向外输送更适合本地种植的优质品种。

  从“一粒种子”开始,不间断输出新技术、好装备,昌乐火山农业发展有了统一标准和“智脑”支撑。火山农业产业联盟理事长高成德告诉记者:“联盟辐射158个村、18家龙头企业、1.6万个种植户,助力当地实现抱团发展,种植户把农产品交给龙头企业销售,通过品牌溢价促进增收。”

  “抱团联动”的发展理念打破了不同村庄之间的产业发展壁垒,一村一策、串珠成链,让各村的特色更“特”、长处更“长”。

  在潍坊感受现代农业科技增收之路,从一粒种子起步,逐步实现农民致富、集体增收、企业发展“多方共赢”,写在田垄间的“丰收答卷”愈发绚丽。

  强化协同攻关机制

  潍坊种业腾飞的底气何在?

  种子是农业的“芯片”,而政策则是激活创新的“催化剂”。近年来,潍坊市以打造“种业硅谷”为目标,围绕种质资源保护、科研创新、企业培育、人才引育等领域出台一系列政策,推动现代种业高质量发展。通过出台系列精准化政策“组合拳”,推动现代种业实现从分散发展向集群崛起的质变。

  在全市层面,发布《关于加快推进现代种业创新发展的实施意见》,以顶层设计锚定发展方向,扎实开展现代种业振兴行动。每年设立2000万元专项资金,用于种质资源保护、科研创新团队建设、新品种后补助奖励及支持企业做大做强等。同时,对取得“育繁推一体化”资质、国家级AAA信用评级的种业企业给予财政奖励,推动种业高质量发展。

  一系列政策“组合拳”不仅破解了种业发展的资金瓶颈与资质壁垒,更通过“靶向滴灌”式的支持,让政策红利切实转化为产业创新的内生动力。

  潍坊种业振兴行动,既要创新,又要保护。

  种业是农业的“芯片”,核心种质资源是种业的“芯片”。去年,全市深入开展第三次全国农作物种质资源普查与收集工作,建立种质资源信息保护名录,提交国家库种质资源533份,潍县萝卜、青州银瓜、寿光独根红韭菜、昌邑大姜、寿光鸡等一批独具地方特色的种质资源得到抢救性收集和开发利用;建成市级公益性种质资源库,入库种质资源3341份;寿光蔬菜种业集团建成全省最大的蔬菜种质资源库,收集茄科、葫芦科、十字花科等种质资源2.5万份。

  创新、延链、聚力,一粒粒新质动能澎湃的“潍坊种”破土而出,为推动潍坊市乃至全国的现代种业发展作出更大贡献。

我来说说( 
来顶一下
返回首页
返回首页
上一篇:郭广超:把AI创业“困局”变“活局”
下一篇:花饽饽“捏”出幸福味
 
0
 
 
 
 
推荐资讯
云销雨霁海盐田
云销雨霁海盐田
“金蝉树”上苹果红
“金蝉树”上苹果红
聊城三十里铺镇:小锦鲤“游”出亿元大产业
聊城三十里铺镇:小锦
济宁育企强链“双赋能”激活力
济宁育企强链“双赋能
 
栏目最新
栏目热门
 
 
 
版权声明   |   网站简介   |   网站导航   |   频道招商   |   联系方式   |   友情链接
山东信息港 ingsd.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