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山东    国内    社会    教育    旅游    房产    娱乐    企讯    女人    财经    科技    健康    家居  

 

 首页 > 资讯频道 > 走基层 > 正文
   

济宁育企强链“双赋能”激活力

2025-10-10 08:32:47  |  来源:  |  作者:  |  阅读:  字号: T   T
 

  2025年上半年,济宁市工业经济延续强劲态势,增速自开年以来持续保持两位数,以“稳中有进、进中提质”的态势为全年目标奠定坚实基础。这一成绩的背后,是该市坚持“实体经济为本、制造业当家”,以“一个万亿、五个倍增”为总纲,推动“链长制”走深走实,全力打造“232”优势产业集群的战略定力与实践成效。

  企业培优为梯

  绘就企业登高蓝图

  在工业高质量发展的赛道上,企业培优是不可或缺的核心驱动力。在济宁,专精特新、单项冠军、瞪羚企业组成的培育梯队正如雨后春笋般崛起,成为当地工业转型升级的鲜活注脚。

  位于济宁高新区的浩珂科技有限公司,凭借“以塑代钢”技术,不仅开创了“中国煤矿用高分子聚合材料”这一全新行业,更摘得“国家制造业单项冠军企业”桂冠。

  “一平方米仅有1000克的丝织网格,在矿山支护中可以替代钢丝网,成为煤矿综采工作面回撤环节的重要一环。”浩珂科技有限公司研发负责人韩广东说。

  更具颠覆性的是“以丝代钢”的轻量化变革。柔性网重量仅为铁丝网的三分之一,却能在煤矿井下潮湿酸性的环境中长效抗腐蚀。添加涂层后,柔性网不仅能防腐、抗静电、阻燃,还能在地下使用30年。这款首创的综采工作面安全高效回撤用柔性网及配套技术,填补了国内空白。如今,作为山东省重大专项牵头承担者,浩珂科技有限公司已稳居“煤矿用高分子聚合材料”领域全球第二、国内第一位,其技术服务覆盖了国内600余座矿井、超8000个综采工作面的安全回撤,更以65%的市场占有率牢牢占据行业榜首。

  企业的蓬勃生长,离不开政策的精准赋能。为持续推动企业创新创优、加速成长,济宁针对性建立了专精特新、单项冠军、瞪羚企业梯度培育机制,为企业发展注入强劲动能。今年全市新获评山东省创新型中小企业321家,数量居全省第三位;新获评省级专精特新中小企业158家。

  “链长制”为笔

  绘就协同发展图景

  今年以来,创新实施“链长制”成为济宁推动产业链协同发展的核心抓手。在这一机制的精准赋能下,链上企业纷纷释放发展活力,以技术突破、产能攀升、生态聚合的态势稳步进阶。

  位于济宁经开区的山东中科伺易智能技术有限公司,正是“链长制”赋能下的典型代表。凭借微型伺服电机,该公司实现了一季度营收增长60%,展现出强劲的市场竞争力。

  “目前,我们是在该领域可替代国外产品最全的企业,产品涵盖15—40法兰系列60多款标准与行业定制微型伺服电机。”山东中科伺易智能技术有限公司创始人孙明汉称,微型伺服电机主要应用于半导体、机器人、医疗设备等领域。以15法兰微型伺服电机为例,其直线精度可达5微米,旋转一圈有800多万个步骤,使人形机器人能够实现精准控制。如今,该公司部分产品应用于华为、宁德时代等智能化生产线上,客户总量增加至2000家。

  在济宁,自主研发已成为链上企业加速奔跑的“通用密码”,机器人及相关产业尤为突出。本土企业山东龙翼航空科技有限公司依靠自主研发在行业中杀出重围,实现无人机全国市场占有率达50%,灭火弹全国市场占有率达75%以上。山东天河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自主研发的“EBZ系列智能掘锚机”等一系列智能化矿用装备,为矿山插上“智慧翅膀”,可提升掘进效率一倍;该器械核心部件内置油路式自动锚杆钻机摆脱了进口依赖,市场占有率达80%以上,成为单项冠军产品。

  链上企业的进阶,离不开“链主”的引领带动。作为济宁机器人产业链中的“领头雁”,珞石(山东)机器人集团股份有限公司正以“链主担当”构建繁荣产业生态。随着企业的快速发展,其磁吸效应不断凸显,吸引了众多机器人上下游企业向济宁集聚,产业集聚效应逐步显现。这种“链式聚合”效应,使得核心零部件国产化率显著提升,物流成本和综合成本均有所下降。

  济宁市工业和信息化局相关人员表示,为确保“链长制”走深走实,济宁构建了“总链长+链长+副链长+链主企业”协同机制,对产业链工作情况进行“月通报、季评估、年考核”;加快推动产业链上下游、左右端融通发展,今年以来,共开展产业链招商、融链固链、产学研合作、银企对接等活动282次,达成合作意向561项,签订合作协议140项,实现合作金额31.19亿元。

  顶格施策为擎

  绘就产业跃升画卷

  实现钢材年加工10.8万吨、效率提升80%及成本降低30%,这是山东新能船业智慧化生产线交出的一份亮眼成绩单;交付船舶数量较去年同期增长100%,更是企业上半年交出的一份硬核“倍增”答卷。

  企业的亮眼成绩单背后是济宁对工业经济“头号工程”的顶格推进。今年以来,济宁建立书记、市长亲自抓工业经济“头号工程”的“1915”工作机制,以及“1+6+14”市县一体、协同联动、评估督导推进体系,召开加力推进工业经济高质量发展大会,制定《济宁市工业经济倍增三年行动方案》,凝聚了“大事大抓、顶格推进”工业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强大合力。

  优良的发展环境,是工业经济拔节生长的“源头活水”。济宁建立市县两级领导干部联系服务规上工业企业全覆盖工作机制,扎实开展“解难题、办实事、优服务、促发展”走访企业活动,用“精准服务”扫清企业发展障碍。同时,出台首季度开门红专项激励政策,市级财政拿出2250万元对一季度产值贡献前100位企业给予最高100万元奖励。制定工业企业升规纳统专项激励措施,今年以来,全市新增规上工业企业187家,为工业经济注入新鲜血液。

  与此同时,精准监测与项目攻坚,是济宁稳住工业增长的“双抓手”。该市建立“日调度、周监测、月分析”的运行监测体系,及时发现重点行业、企业生产经营过程中遇到的问题,提出应对策略和意见建议,靠上服务解难。1—7月份,全市规上工业增加值同比增长7.6%,制造业增加值同比增长10.7%,开年以来增速持续保持两位数。同时,梳理年度首批工业新上和技改项目1115个,建立开工、竣工项目月度表,每月深入项目一线督导服务,推动项目早开工、快建设、早投产。

  从企业智慧生产线的“单点突破”,到政策、服务、项目、数字的“多点协同”,济宁正以全方位、立体化的举措,推动工业经济从“稳增长”向“快倍增”迈进,交出了一份兼具速度与质量的硬核答卷。     (李文浩)

我来说说( 
来顶一下
返回首页
返回首页
上一篇:返回列表
下一篇:滨州“医保价格掌上通”无缝对接3800家定点医药机构
 
0
 
 
 
 
推荐资讯
济宁育企强链“双赋能”激活力
济宁育企强链“双赋能
山东打造海洋能源装备领域的“珠海航展”
山东打造海洋能源装备
泰安:6.5万“花仙子”靓装迎国庆
泰安:6.5万“花仙子”
长安汽车第四代全球车型CS55PLUS上市
长安汽车第四代全球车
 
栏目最新
栏目热门
 
 
 
版权声明   |   网站简介   |   网站导航   |   频道招商   |   联系方式   |   友情链接
山东信息港 ingsd.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