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月7日,在宁津县津城街道洼刘村,一支志愿者队伍正在给村里的孤寡老人、残疾人家庭帮忙抢收玉米。
玉米田里,志愿者们脚踩泥泞,分工协作,掰玉米、装袋、运输……现场一派繁忙。
“真是太感谢这些志愿者了!这几天一直下雨,我看着地里的玉米心里急得慌,自己身体不方便,根本没办法下地收割。现在他们来了,帮我把玉米都收了,可解决了我的大难题!”视力不好、腿脚还有残疾的洼刘村村民张长红说。
连日来,德州遭遇连续降雨天气,农田内积水较多,收割机难以进入作业,若不及时抢收,玉米很可能出现倒伏、霉变等情况,导致农户减产减收。尤其许多村里的老弱病残家庭,因缺乏劳动力,秋收难题更为突出。
“秋收关乎农户一年的收成,更是保障粮食安全的关键。我们第一时间组织志愿者深入田间地头,就是要确保每个困难户的玉米都能及时收获。虽然辛苦,但看到老乡们的玉米都能颗粒归仓,我们觉得特别值。”津城街道办事处副主任吴浩然说。
该志愿服务队采取分组包片的方式,深入各村开展帮扶工作。他们不仅帮助抢收玉米,还积极协调农机设备,全力保障秋收进度。截至10月7日下午,该街道800多名志愿者已帮助辖区内60多个村庄的120余个家庭顺利完成了全部抢收工作。
同样,在庆云县尚堂镇,为应对连续阴雨天气对秋收的影响,该镇成立8支“三秋”服务队,走进农田一线,聚焦留守老人、困难家庭等群体,实现精准助收。
“我们以村为单位,明确抢收时序、地块和责任人员,确保帮扶精准到户、责任落实到人。”庆云县尚堂镇党委副书记、镇长田宝庆说。
面对秋收时间紧、任务重的情况,尚堂镇统筹调度收割机、运输车等农机具30余台。同时,广泛发动党员干部、青年志愿者等,帮助农户抢收、搬运。此外,考虑到阴雨天气对玉米晾晒烘干的影响,该镇进一步强化服务保障,积极搭建对接平台,引导农户及时联系现有粮食烘干设备,就近开展烘干作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