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山东    国内    社会    教育    旅游    房产    娱乐    企讯    女人    财经    科技    健康    家居  

 

 首页 > 资讯频道 > 一线故事 > 正文
   

老方子新故乡,一根油条烟火情长 

2025-10-10 08:25:49  |  来源:  |  作者:  |  阅读:  字号: T   T
 

  “我这辈子注定与油条‘纠缠不清’,一头连着湖北老家的根,一头系着第二故乡淄博的暖。”9月25日清晨6点,淄博市张店区共青团西路北六巷的巷口,熟悉的香味准时飘出。

  油条摊主李武涛动作娴熟,将醒好的面团切成条,再拉成均匀的长条,精准地丢进油锅。其父李长春和其母张平二守在滚烫的油锅旁,用长筷子轻轻一挑,金黄的油条便在热油中翻滚,发出酥脆的声响。妻子张巧则面带微笑,接过老顾客递来的零钱,麻利地把刚出锅的油条装进食品袋。这一幕,在这条巷子里日复一日、年复一年地上演着,成为巷口清晨最温暖的风景。

  一根小小的油条,串联起两代湖北人的手艺传承,也沉淀下一家人与淄博的深厚情谊。

  初来乍到,一勺热油滚出希望

  时间回溯到1998年,17岁的李武涛跟随父母从湖北天门石家河镇的农村来到淄博。出发前,母亲张平二小心翼翼地把家里传了几代的炸油条“老方子”折好揣进怀里。她深知,这小小的“老方子”是一家人生活的希望。“面粉要选好的,用老面自然发酵,油温必须卡在‘筷子下锅冒细泡’的火候,这样炸出的油条才会外酥里嫩,咬一口满是麦香。”母亲常常念叨着。

  然而,初到淄博,现实的艰难远超想象。一家三口挤在一间不足十平米的储藏室里,做饭时没有正经灶台,只能在门口支起小煤炉,吃饭也没有一张像样的桌子。

  最初出摊的日子,并不顺利。天还未亮,一家三口就推着自制的铁皮车在巷口支起摊位,可半天过去,却没卖出几根油条。母亲张平二没有慌乱,她让父亲李长春把炸好的油条切成小块,装在盘子里递给路过的人试吃。靠着酥脆的口感,他们慢慢积累起了第一波回头客。为了让老手艺融入淄博的烟火气,母亲调整口味,减少老家油条的咸度,又学着熬制清甜的豆浆搭配售卖,逐渐贴合淄博人的饮食习惯。

  携手传承,两双手撑起一个家

  每天凌晨两点,一家三口准时起床忙碌。父亲生火、烧油锅,李武涛跟着母亲学和面、醒面、切面、拉条。起初,李武涛揉面揉得胳膊发酸,母亲就握着他的手教他技巧,还编了句简单的顺口溜,帮他记住控温诀窍:“油温火候要记牢,筷子冒泡细又小。”在母亲的手把手教导下,李武涛慢慢吃透了炸油条这门手艺,从最初的“打下手”逐渐变成了能独当一面的“主力”。

  日子一天天过去,摊位前的老顾客越来越多,邻居们也格外照顾这家异乡人。看到他们忙不过来,会主动帮忙照看摊位;逢年过节,会送来自家做的饺子、粽子;有次下雨,他们的雨棚被风吹坏,隔壁杂货店的老板赶紧抱来塑料布帮忙搭好。这份来自邻里的善意,成为了他们扎根淄博的底气。生意也慢慢变好,每天能卖出近80斤油条,不少老顾客甚至会提前打电话预订。熟悉的招呼声,成了巷口清晨最暖的旋律。

  2004年,李武涛结婚,妻子张巧从湖北天门老家来到淄博。刚来时,她对炸油条一窍不通。母亲便像教儿子一样,把“老方子”和手艺毫无保留地传给她。张巧学得认真,没多久就炸出了喷香酥脆的油条。

  随着生意越来越好,他们一家人在张店买下了一套老房子。搬进新家那天,李武涛特意炸了一大锅油条,邀请邻居来做客,用最朴实的方式表达着内心的感谢。他的两个孩子在张店出生,伴随着诱人的烟火气慢慢长大。2022年,他们的女儿考取了山东农业大学,如今,正读初三的儿子成绩优异,常说要像爸妈一样,用自己的诚信和勤劳创造价值。

  情暖巷口,异乡早已是故乡

  27年过去了,李武涛一家的油条摊成了共青团西路北六巷的“老地标”。不少老顾客从青涩少年到为人父母,会带着自己的孩子来买油条,说这是“小时候的味道”。“今年春节前,一个从国外回来的小伙子开着车来买油条,我认出他是老邻居家的孩子,对方说在国外总想念这口油条。”李武涛说,这些老顾客带给他满满的暖意。

  如今,李武涛已步入中年,早已成为家里的顶梁柱。年近古稀的父母每天还是会到摊位上帮着炸油条,在这一家人看来,这炸油条的手艺是老辈传下来的,不能丢;这淄博的情分,也不能忘。

  伴着金秋的习习凉风,巷口的油锅在滋滋作响,金黄的油条不断出锅。飘散的油香里,是两代人对手艺的传承与坚守,是一家人对生活的热爱,更是一份跨越27年、早已融入身心的淄博情。

  大众日报淄博融媒体中心记者 张培

我来说说( 
来顶一下
返回首页
返回首页
上一篇:志愿者下田,困难户的玉米有人收了
下一篇:一颗葡萄的甜蜜“生意经”
 
0
 
 
 
 
推荐资讯
聊城三十里铺镇:小锦鲤“游”出亿元大产业
聊城三十里铺镇:小锦
济宁育企强链“双赋能”激活力
济宁育企强链“双赋能
山东打造海洋能源装备领域的“珠海航展”
山东打造海洋能源装备
泰安:6.5万“花仙子”靓装迎国庆
泰安:6.5万“花仙子”
 
栏目最新
栏目热门
 
 
 
版权声明   |   网站简介   |   网站导航   |   频道招商   |   联系方式   |   友情链接
山东信息港 ingsd.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