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山东    国内    社会    教育    旅游    房产    娱乐    企讯    女人    财经    科技    健康    家居  

 

 首页 > 资讯频道 > 一线故事 > 正文
   

“小蒜黄”敲响致富“金蒜盘”

2025-08-14 09:16:36  |  来源:  |  作者:  |  阅读:  字号: T   T
 

  本报记者 王玉芳

  通讯员 赵秀丽 刘欣 文/图

  8月11日,安丘市大汶河旅游发展中心韩家王封村头茬蒜黄上市,卖出了每公斤22元的好价钱。近日,记者走进韩家王封村新建的第三代钢架大棚,竹竿与钢管交错撑起的穹顶下,黑色地膜整齐覆盖着田垄,棚内安装着水冷空调,温度适宜,密密麻麻的蒜黄厚实挺拔,嫩黄的叶片透出一股浓郁的蒜香。

  对韩家王封村村民来说,竹竿与钢架撑起的不只是薄膜与棉被,更是农户们沉甸甸的收益,勾勒出安丘乡村产业振兴蝶变升级的鲜活图景。

  韩家王封村党委书记马建清介绍,韩家王封村蒜黄的种植规模、品质,在潍坊首屈一指。他们村从上世纪80年代中期开始种植,到如今拥有184个蒜黄大棚,每个棚的面积在2亩至3亩。蒜黄一棚四至五茬轮作,亩产高达5万公斤,全村户均年收入四五十万元,有的种植大户年收入过百万元。村民韩建义去年种了8亩蒜黄大棚,纯收入40多万元。今年他又扩建了8亩,准备大干一场。

  蒜黄飘香的背后,是日益完善的产业链条在发力。大棚里的这些致富“金苗”在茁壮成长,交易市场上的经纪人已提前与各地客户沟通,为线上线下销售做足准备。

  “胶东的客户早上订的货,顺丰冷链一天直达,下午就能上超市货架。”经纪人韩强告诉记者,如今蒜黄销售实现“田间直发”,无需外跑市场,地头即可完成交易。韩家王封村的蒜黄从地头进入到千家万户的厨房,成为百姓餐桌上的美味。

  据悉,韩家王封村有14户建有冷库,成为村里蒜黄产业壮大的“硬核支撑”,年储存大蒜1万吨以上,不仅破解了蒜种保鲜的难题,更在蒜黄市场价格坐上“过山车”时,能够做到“错峰销售”,确保最佳收益。

  田间收割、云端销售、冷链运输、终端上架,这条环环相扣的高效链路,引领着韩家王封蒜黄一步步走向更广阔的市场。

  “蒜黄产业的发展也带动了村里及周边村200多人就业,从8月中旬开始到次年的正月底结束,一个妇女劳力割蒜黄收入五六万元以上,干活快的收入七八万元。未来,我们将进一步拓展种植面积,推动绿色食品认证,打造特色品牌,探索蒜根资源化利用路径,实现再增收。”马建清说。

我来说说( 
来顶一下
返回首页
返回首页
上一篇:小小鲈鱼“游”出乡村产业振兴新路径
下一篇:黄桃采摘加工忙 产业发展促振兴
 
0
 
 
 
 
推荐资讯
新品首发丨青州从事·一盏风雅1600年
新品首发丨青州从事·
路庄村有36名大学生“葫芦娃”
路庄村有36名大学生“
首台全流程 智能育种机器人亮相
首台全流程 智能育种机
阳信10万亩鸭梨陆续上市
阳信10万亩鸭梨陆续上
 
栏目最新
栏目热门
 
 
 
版权声明   |   网站简介   |   网站导航   |   频道招商   |   联系方式   |   友情链接
山东信息港 ingsd.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