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像往常一样,武城县武城镇尚庄村村民张敬华跳完广场舞,回到位于尚德家园的家中。脱下外套,她径直走向北向次卧,“感觉热了,我就到北屋凉快凉快。”
房间里的温度表上显示,室内温度为26.7℃。记者注意到,在一梯两户的住宅楼里,因室内温度较高,有些村民将蔬果放在门口保鲜。“以前我家烧炕取暖,烟熏火燎;邻居家烧炉子,得半夜起来加煤,也只能烧到16℃左右。”张敬华笑着提起从前。
目前,尚德家园全社区采取空气源热泵采暖,在当地,这被称为“空气能”采暖。热心村民许玉章给记者解释了这种采暖的工作原理,通过电能驱动压缩机,冷媒吸收空气中的热量,随后将热量传导到水中,最终以地热、暖气片等方式实现热水循环供暖。
与传统采暖方式相比,“空气能”采暖以空气为热源,无需燃料,减少了二氧化碳和其他有害气体的排放,也有效避免了噪音,对村民们来说,其具有较高的稳定性和舒适性。许玉章指向脚下的地板砖,“管材埋入地下,不结垢、不腐蚀,相比传统的中央空调和暖气片供热,省去了定期维护更换的费用和麻烦。若无人为损坏,使用寿命可以与建筑物同步。”
尚德家园小区始建于2021年,经多次村民代表会表决通过,“空气能”集中供暖项目同步开启。次年冬,160多户村民住进温暖的新楼。
在基层,“空气能”采暖等清洁能源采暖方式正在加速扩张。武城县相关负责人表示,该县积极发挥制造产业集群优势,出台扶持政策、列出专项资金,紧盯市场需求,鼓励企业扩大生产规模、加大新产品研发力度,让清洁供暖方式走进更多家庭。
供暖无小事,设备要建好、用好更要管好。许玉章说,搬进社区后,尚庄村成立了物业团队,“一揽子”承包民生中的大事小情。拿供暖来说,这里共有10台空气源热泵机组,物业工作人员根据外界天气变化,并综合考虑尖、峰、平、谷电价,动态调整开机数,以达到供暖和节能效果的最优平衡。
那么费用如何?“每平方米20元,比城里集中供暖便宜,也不比烧炉子贵。”张敬华说。
“她住的是80多平方米的二居室,价格花费与之前烧炉子基本持平。实际上,房子越大,家里人口越多越合适。”许玉章算起“经济账”。尚德家园共有三种户型,40余平方米的一居室、80余平方米的二居室和120余平方米的三居室,选择三室的一般是多代同堂,之前的旧房子大都面积不小,因此烧煤取暖费用较高,相比起来,眼下的取暖方式还能省下一笔费用。
村党支部书记尚玉明说,目前收的取暖费仍不足以覆盖运行成本,每年需要从村集体收入中拿出一块补贴进去。
尚庄村是个辣椒专业村,有着江北最大的辣椒交易市场,吸引来很多企业入驻,产业因此有了“溢出效应”。尚玉明说,村集体领办合作社收入和土地租赁收入等加起来,村里每年有50多万元的集体收入。村子在经济上有余力,便拿得出供暖补贴。随着尚德家园社区入住率提高,该村后期供暖基本能达到收支平衡。
从张敬华家窗口往外望,旧村址已复耕成绿油油的麦田,楼下摊晒着辣椒段,一红一绿给冬日带来勃勃生机。“产业上持续发力,让村民生活舒心,使远方的人向往,把本村的人留下,社区的入住率才有望上升。”尚玉明说,这些都是环环相扣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