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记者 张体儒 本报通讯员 马仪
近年来,济宁市残联坚持“以文化人”“以文润心”的价值理念,紧密围绕残疾人精神文化需求,坚持四个“聚焦”,立足“多能”“多点”“多样”“多元”服务定位,从构筑文化服务网、拓展文化供给站、打造文化人才库、创新文化就业路4个方面持续发力,不断促进“文化助残”“文化惠残”更加精准有效,用文化点亮残疾人美好生活。
聚焦文化“需求点”
构筑多能文化服务网
济宁市残联以满足残疾人文化需求为着力点,构筑城乡均衡、便利可及、供给丰富、保障有力的多功能文化服务网,形成残联组织上下联动、职能部门协调配合、社会组织多方参与的立体式残疾人文化服务体系,推动残疾人公共文化服务可感可及。2024年初,联合市委宣传部、市文化和旅游局出台《关于加强济宁市残疾人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的实施意见》,将残疾人文化服务纳入全市基本公共文化服务大局,确定了残疾人公共文化服务网框架。
截至2024年7月底,依托全市残疾人文化服务网,组织开展阅读、观影、参展等形式多样的残疾人文化活动共100余次,“文化进残疾人家庭”五个一活动惠及全市380户残疾人家庭,残疾群众文化活动精彩纷呈,多样化文化需求得到不断满足。
聚焦文化“覆盖面”
拓展多点文化供给站
济宁市残联立足提高残疾人文化服务覆盖面,将“共建共享”理念融入到残疾人文化工作中去,不断整合社会资源,拓展分布广泛、覆盖全面的多点文化供给站,延伸“2+N”残疾人文化供给链条。
“2”为每个县市区依托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和基层文化设施建设的2处残疾人文化综合服务设施,即1处残健融合文化服务中心(站、点)和1处残疾人康复文体公园,目前全市已建设28处;“N”为乡镇(街道)文化服务点。以“如康家园”残疾人之家为基础,建成138处“如康书屋(书角)”,基本实现乡镇(街道)全覆盖。不断完善全市55处残疾人定点康复、托养服务机构文体设施和服务。组织开展31处文化进社区项目。全市残疾群众文体活动参与率由2021年的23.31%持续提升至2023年的40.22%。
聚焦文化“资源库”
打造多样文化人才库
依托我市独特的文化“资源库”,市残联积极打造多样的残疾人文化人才库,深入挖掘、充分展现新时代济宁市残疾人的昂扬风貌。建立特殊艺术人才数据库,将83名残疾人纳入其中。联合相关部门,充分发挥2处市级特殊艺术人才基地作用,以“集、分”结合的方式加大残疾人艺术人才培养力度。市特教学校基地通过成立声乐、器乐、舞蹈、诵读等“社团”,对在校学生开展日常文艺培训。在济宁市“歌声悠扬·我心向党”暨“残疾人文化周启动仪式上,两处基地的学员通过歌唱、舞蹈、诵读等节目充分展现了培训效果。此外,积极争取国家级首创“艺童益行”项目落地济宁,加大对残疾儿童文艺人才的培养。目前,已举办各类活动16次,惠及残障儿童1700余名。
聚焦文化“新业态”
创新多元文化就业路
市残联充分利用孔孟之乡文化优势,以“平台+实训”的方式,努力推动残疾人在文创领域实现高质量、多元化就业创业。以“美丽工坊”“如康家园”为平台,夯实残疾人文创就业基础。引入草编、PE花、拉花等手工制作项目,在普及大众项目的同时,着力打造特色文创就业项目,建立曲阜汉风“美丽工坊”,开发拓片、篆刻、布老虎等富有传统文化气息的就业项目。以邹城孟子文化资源为基础,引入景泰蓝掐丝珐琅非遗技艺,打造集职业技能、非遗传承、文化创意、就业创业于一体的残疾人文创就业基地。
积极构建“市级+协会+企业”的培训体系。市级层面每年举办一期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培训。发挥济宁市残疾人书画家协会作用,对肢体、言语残疾人进行书法、绘画、装裱等项目的培训。根据文创企业培训需求开展“订单式”培训,涵盖书画、草编、篆刻等培训,实现培训和就业无缝衔接。
济宁市各级残联组织将不断加大残疾人优秀文化产品和服务供给,增强残疾人文化艺术人才创作活力和动力,凝聚社会各方合力,让文化助残的温暖阳光照亮每一位残疾人的心灵,共同描绘属于残疾人的“春天的事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