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俺村樱桃的长势特别好,肯定能卖出个好价钱!”
“卖了樱桃就要给我们社员分红了!”
近日,在栖霞市庄园街道杜家庄村村口,村民们七嘴八舌地表达着他们对今年合作社樱桃品质和销售前景的满满信心。
沿蜿蜒山路而上,来到樱桃大棚,棚内,树上的樱桃簇拥在一起,有的已经转黄并透着点粉色,在阳光的照耀下泛着诱人的光泽。
“我们合作社的大棚樱桃总共有近十亩,现在所在的暖棚占地约3亩,种的是乔化树,另一个拱棚里用的是自根砧矮化密植模式。”村党支部书记杜书彬一边说着,一边带记者走进一旁的拱棚。
暖棚里的乔化樱桃树树体庞大,相邻树木的树枝交错缠绕,拱棚里的矮化树木则排着队,一棵挨着一棵,看上去十分整齐。
自根砧矮化密植,是杜书彬外出学习时学到的新模式,每亩地能种植约800棵树。为了保证樱桃质量,他将每棵树的产量控制在5斤左右,亩产约在4000斤。而传统的乔化树每亩地能栽植30棵左右,亩产量近2000斤。
虽然矮化密植模式在产量上优势明显,但杜书彬并没有盲目追求单一模式。“暖棚里的乔化樱桃树成熟期比拱棚里的要早近20天,这样两种樱桃的成熟期就能够形成衔接。”杜书彬补充道,“我们的樱桃大棚还提供采摘服务,这样的种植布局使得近一个月的时间里,游客都能找到可采摘的果实。”
今年是村领办合作社分红的第一年,樱桃销售完成后,合作社会将销售额的70%分给社员,剩下的30%则留给村集体使用,一部分用于樱桃大棚的日常管理与维护,一部分给村里的孤寡老人发放福利。
农村大众报记者 衣春悦
通讯员 栾钦程 张丙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