晚报讯 (全媒体记者李倩 通讯员孙文)“煎饼香气溢厨房,古味传承满舌底。”在临淄,过年除了水饺、年糕等传统美食,还有吃煎饼的习俗,随着春节的临近,煎饼坊忙碌起来,尤其是2023年入选临淄区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渠村老孙煎饼坊更是格外忙碌。
1月24日一大早,天刚蒙蒙亮,渠村老孙手工煎饼坊就升起袅袅炊烟,阵阵香气扑鼻而来,渠村老孙煎饼的制作者朱鸿运坐在鏊子前,开始了一天的工作。
渠村老孙煎饼至今已有150多年历史,以营养丰富、厚薄均匀、火候适中深受食客喜爱。如今,渠村老孙手工煎饼第三代传承人孙晓伟、朱鸿运夫妇在父辈手中接过衣钵,将其传承下去。
“摊煎饼处处是学问,现在每天摊制100多斤、600余张。”朱鸿运介绍,他们的煎饼以薄、脆、香闻名,为了达到要求从面糊制作到火候掌握再到摊制过程,每一步都是对技术的考验。采用手工摊制,有小米、大米、高粱等多个种类,面糊的制作根据季节的不同调配比例与发酵时间,在摊制的时候对火候和手法要求很高,火过大容易糊,火小了则口感不佳,还要保证每张煎饼薄且圆滑、不镂空。
渠村老孙煎饼得到了众多顾客的认可。稷下街道和里村村民马双玲是这里的常客:“这里的煎饼手工摊制,口感好、味道好,我经常出差,忙起来顾不上吃饭,就每周来买一次带着。”
临近春节,煎饼生意更加忙碌,订单已经排到腊月底。孙晓伟说,要想将摊煎饼的技艺传承下去,不仅要会摊,还要用心摊。她认为煎饼既然由杂粮组成,那么也可以加果蔬等食材,他们便尝试着将各种食材磨成面糊,摊成煎饼,制作出口味各异、满足不同顾客需求的煎饼。
“现在有适合孩子的水蜜桃煎饼、菠菜煎饼,适合老人的山药煎饼、藜麦煎饼等,还有根据客户需要制作的定制煎饼。希望通过不断创新将煎饼这一传统美食传承和发展下去,走出淄博,走向山东,销往全国。”对于煎饼的发展,孙晓伟充满信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