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到秋末冬初时节,乡饮乡南赵村又迎来了粉皮生产旺季,村里家家户户热火朝天,院墙边、空地上,竖满了粉皮帘子,张张圆如玉盘、薄如蝉翼的粉皮在阳光的照耀下熠熠生辉。
走近南赵村沿街的手工作坊,热气腾腾、云雾缭绕,王丽红夫妇俩是粉皮制作的“老把式”了,只见他们一手拿勺一手持“镟”,随着勺子一起一落,倒进“镟”里的淀粉浆便均匀散开,在沸腾的热水里用力甩动旋转,置于冷水冷却片刻,定型后的粉皮快速剥离,薄如纸、滑如绸的粉皮瞬间即成。一张张晶莹剔透、Q弹可破的粉皮便“老实巴交”地躺在了帘子上,这个环节叫做“贴帘”。
“我们两口子每个月大概能干10天,现在这个季节一个月能做200斤,夏天的时候能做300斤左右,8元/斤,一年大概收入2.5万元。”王丽红说。
据了解,南赵村的手工粉皮的制作工艺于2008年被泰安市政府评为第二批非物质文化遗产,注册商标“乡饮大粉皮”被评为国家地理标志产品。像王丽红夫妇这样的手工艺人还有30多户,他们怀揣一颗匠心,让优秀传统工艺继承和发扬下去。“一锅、两镟、仨人干,年底能赚四五万”成为南赵村村民生活的鲜活缩影。
南赵村依托党支部领办合作社,采用“支部引领+特色产业+生产基地+电商销售”模式,粉制品产业持续变大变强变优。除线下订单外,南赵村还通过共享直播间,采取“线上+线下”的销售模式,让“流量”变“能量”,粉制品产品销量持续“走俏”,同时,通过实施“村校共建”“校企合作”“村企联建”,着力打造“种、加、产、销、研”全链条产业体系,推进粉制品产品迭代升级。
“我们村现有党支部领办合作社1个、粉制品协会1个、市级龙头企业2家,粉制品生产专业户32户,辐射本村及周边群众1000余户,粉皮的年销售额在3亿元以上,我们村连续2年被评为‘全国乡村特色产业亿元村’。”南赵村党支部书记巩现喜自豪地说道。
大众报业·农村大众通讯员 张文谙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