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记者 侯林
“咱们今年7月份,利用两个闲置大棚种植平菇。市场消耗快,价格合理,休棚期种植啥也不耽误。”11月14日下午,淄川区岭子镇北石村食用菌产业发展基地大院的菌种制作间里,五六名工人忙着制作平菇菌棒。基地销售负责人梁玥组织人员准备再次进棚采收平菇。“平菇长得快,一天就能长成一大朵,一般早上采收一批,下午3点采收一批,控制好湿度和温度,2个棚一天能产700至1000斤。”
冬种羊肚菌、夏种草菇、春秋兼种平菇,自2020年开始种植食用菌后,北石村从一个不知名的穷山村,渐渐成为淄川区远近闻名的菌菇种植龙头村。
“得亏咱村的食用菌种植‘能人’。”北石村党支部书记、村委会主任孙运秋说的“能人”,是受他邀请回村的村民张元民。二十多年前,张元民开始种植食用菌,后来,他辗转全国多地,在多家食用菌种植基地工作,有着丰富的种植和管理经验。2020年,张元民被请回村后,开始研究羊肚菌的种植。
羊肚菌在南方市场非常受欢迎,供不应求。2020年,张元民与好友李健仁共同成立淄川区隆森惠农业专业合作社,在北石村流转10亩土地建设8个大棚试种羊肚菌。2021年4月,羊肚菌迎来丰收,亩产达到500斤。个头大、品相好,北石村种植的羊肚菌在南方市场快速被“抢”,让村里看到了食用菌产业发展的前景。
此后,北石村不断加大羊肚菌种植规模,并且陆续上马菌种制作和食用菌加工等项目。截至目前,北石村食用菌种植面积达60多亩,大棚80多个。
“收入按天计算,一天能有90元,上班时间也自由,只要家里没事我就过来工作。”自从北石村开始种植食用菌,村民靖华美一有时间就来到食用菌产业发展基地干活。
2022年,羊肚菌种植步入正轨后,北石村进行了“三变三联两个共同体”改革,组建了土地、劳务、置业股份合作社。“村民利用土地和现金等方式入股,筹集80股共同参与食用菌种植。每股保底收入600元,今年已经给村民进行了2次分红,比之前预计的高。”孙运秋说,北石村已经实现了食用菌种植的集体参与,用工高峰一天需要六七十人。“现在,我们村的富余劳动力已经全部做了整合。周边村的村民也都过来找活干,男工一天150元,比进工厂要轻松。”
如今,北石村食用菌产业已经形成了菌棒制作、种植、加工、销售于一体的全产业链发展,并通过“岭上合伙人”项目,带动周边黄家峪、李里、张家、北沈等村共同种植羊肚菌。北石村在食用菌产业发展中,村集体收入也从2018年的欠债30多万元,到现在的年入20多万元。
“明年,村里还要建设20多个空调大棚,规模化种植香菇,菌棒生产车间也准备进行机械化改造。”随着食用菌产业的发展,一个个食用菌的致富新项目像滚雪球一样,越来越壮大。孙运秋说,北石村人走出一条适合自己的乡村振兴新路径,让小菌菇释放出了村强民富大“蘑”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