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11日下午,在泗水县华村镇小黄沟等村的露天草莓种植基地里,150多个以老人、妇女为主的工人,正在采收红通通的草莓。他们带着各式各样的帽子,遮挡初夏时节便有些火辣辣的阳光。
工人在烈日下采收草莓。
一行行标准种植的草莓,叶绿、花白、果红,宛如大地上的精美画作。现在草莓刚进入采收期,这些工人们只负责把采来的草莓放进桶里,再运到地头;搬出地头到最后装车,由专门的装卸工人完成。
“再过十来天,草莓就进入高产期了,到时每天需要500多人进地采收。”张士科说,“好处是,这个活相对来说技术要求不高,周边村庄的老人、妇女都可以过来干。”41岁的张士科是泗水县开新种植家庭农场的负责人,农场种植着800亩露天草莓。
张士科老家在济宁市任城区石桥镇北王三村,毕业于济宁农校。生于农村,学的又是农业,毕业后他在农业种植企业、农产品加工企业、农资流通企业都干过。“这些与农业相关的领域我干了一遍,就是为了回到农村。”他告诉。
2017年,张士科在莱西市流转了20多亩地,尝试着栽种主要用于加工的露天草莓,此后很快发展到150亩。由于莱西市土地流转价格高,人工价格也高,于是2020年春天,他找到华村镇小黄沟村,这里是泗水的发源地,水源、土壤条件都好,很适合草莓种植。
当年春天,张士科流转了200亩土地,开始种植草莓。这时,他发现自己遇到了大麻烦,在莱西种草莓时,因草莓是当地的农业产业之一,很多农民都种过多年草莓,熟悉工人好找;可华村镇的农民除了种植小麦、玉米外,其他东西种得很少,当地几乎没有草莓种植熟练工人。
“没有农业产业工人,很难有现代农业,培养不出草莓种植熟练工,草莓便种不好。”张士科说。他开始手把手地教当地农民如何种草莓,刚开始教学时,闹了好多笑话,张士科靠耐心和细心坚持了下来。
把育出的草莓苗一一移入营养钵,这不仅需要技术,还需要细心和耐心。
铺滴灌带时,工人弄不清正反面;整地时,当地农民根据种粮食的经验,从不修地头地边。张士科便告诉工人,地头地边整好了,不但栽草莓时四边有了标准,浇地省时省力,而且夏季多余的雨水会从地头地边整出的沟里流走。
工人打药,剪开药袋子,向喷雾器里一倒便行了。“我是精准用药,袋里残留的小部分,可能导致药液浓度不够,影响了打药效果。”张士科说,“我告诉工人,要把药袋三面剪开,药倒进去后,还要把袋子翻过来,在药桶里冲洗一下,工人养成这个习惯,用了一年的时间。”
培养工人最好的办法,是地头培训会,要下地干什么活,给工人在地头边示范边讲。开始是张士科讲,后来是工人讲,而且每天换一个人讲。同一道工序,往往需要十几天甚至更长时间才能完成;同一样技术,讲上十几天甚至更长时间,此外再加上田间随时指导、纠正,没种过草莓的工人,这才慢慢熟悉了每一道工序。
地头培训会现场,边示范边讲。
农场第一批重点培养了15名工人,用了一年多的时间,他们才算成为草莓种植的熟练工人。随着草莓种植基地的不断扩大,需要的熟练工人也越来越多。“最早培养出来的15名熟练工人,是‘火种’,到现在没有一人离开,我便让他们每人带两三个人,边干边教,现在农场已经有了60个草莓种植熟练工。”张士科介绍。
是不是熟练工人,很重要。68岁的魏太振是华村镇泗源村人,村子离草莓种植基地2里地,他是最早培养出来的15人之一,从整地、育苗,到浇水、打药,再到采收、清园,整个种植过程的每道工序,他都门清。
把营养钵里的草莓苗定植到大田里,这是项技术活,谁定植的都要记录。
“让我领着几个人去放滴灌水带,活安排下来他们就不用管了。”魏太振说 “我带人去领来直管、滴灌带、直接、打孔器等。来到地里,先在地头铺设好直管,用打孔器在直管上打孔,把直接安装到直管上,再把滴灌带安装到直接上,整个过程都手熟了。”
魏太振边讲边操作,教给新手如何在田间放滴灌水带。
农场的工人,绝大多数家里还种着地,再加上家里随时可能有事,农场对工人的报酬实行的是“工资+计件”制,干一个小时8元钱,能计件的活另外算钱。“有些老人先把自家地里的活干完了再过来,有些妇女需要接送孩子,他们忙完了自家的事,随时可以到农场来干活。”农场生产经理翟晓飞说。
农场现在有固定工人100多个,育苗、定植、采收时会大量临时增加人手。家里没地的固定工人,出勤多,一年可以挣2万多元;家里有地的固定工人大多数一年能从农场拿到1.5万元以上的工资。
魏太振虽是最早培养出来的熟练工人,2022年才领到1.2万元的工资。“我家里地多,又管着村里的红白理事会,出勤少,有的月份,才来农场干10来天的活。”他向记者解释道。
张士科告诉记者,自己想尽快把农场的露天草莓种植面积发展到1000亩,更想带动当地农民种植这种加工用的草莓,并且想要培养更多的草莓种植熟练工人。
后记
张士科的农场雇用的100多个固定工人,平均年龄约为65岁,有些75岁以上的老人想来农场干活,他没答应。“虽然种植草莓没有重活累活,可让这么大岁数的人来干活,不合适。”他说。
张士科想把更年轻的当地农民培养成他的产业工人,可没有年轻人愿来。他曾试图到农业院校召收学生,想把他们培养成技术人员,可一听说是在田间,没人愿来。
“相对于城市的繁华,田间劳作太枯燥。拿同样的收入,年轻人更愿坐办公室,不愿在地里受日晒风吹。”张士科说,“还有些人认为,搞农业低人一等,不愿加入这一行业。”
张士科有忧虑。他现在雇用的农民,绝大多数是在田间辛苦劳作大半辈子的农民,等这批农民老到干不动了,是否会有人继续加入进来,成为他的产业工人。“很有难度,不习惯田间劳作的人,很少有人愿意加入进来。”他说。
我们的现代农业,不仅需要现代技术和机械,更需要大量的农业产业工人。再好的技术,都需要人来使用;再好的机械,都要人来操控。年轻人尤其是青年农民选择谋生甚至是发展之路时,应该把更多的目光投入田野。
田野有广阔的空间,有清新的空气,有四季变换的景色,更有越来越多适合年轻人发展的平台。
大众报业·农村大众记者 孙成民 通讯员 包庆淼 汤文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