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山东    国内    社会    教育    旅游    房产    娱乐    企讯    女人    财经    科技    健康    家居  

 

 首页 > 资讯频道 > 新农村 > 正文
   

宁津:秋雨浸田抢农时 多维护航护粮安

2025-10-13 15:31:53  |  来源:  |  作者:  |  阅读:  字号: T   T
 

  近日,鲁西北平原阴雨连绵。宁津县津城街道洼刘村的玉米地里,泥水没过志愿者的鞋帮,红马甲在灰蒙蒙的天色里格外醒目——他们把沉甸甸的玉米穗塞进麻袋;不远处,履带式收割机碾过积水田垄,“咯吱”声混着发动机轰鸣,将成排的玉米秆卷入机身;村旁为农服务站点里,烘干塔24小时亮着灯,飘出玉米烘干后的干爽香气……这是该县应对连续阴雨、全力护航“三秋”生产的生动缩影。

  面对74万亩秋粮“收割难、存储险、播种急”的挑战,宁津县通过志愿服务、农机联动、抢烘减损三项硬核举措,全方位保障“三秋”生产有序推进。

  志愿“红”暖田埂:精准帮扶解“收粮难”

  洼刘村村民张长红视力不佳、腿脚有三级残疾,连续降雨更让她连下地的力气都没有,更别提抢收玉米。就在一筹莫展之际,志愿服务队敲开了她家的门,他们一进地就分工忙活:这一组扛着麻袋深一脚浅一脚往返田埂,另一组则负责掰玉米、装袋。

  “这几天一直下雨,我自己根本没办法下地收割。现在你们来了,帮我把玉米都收了,可解决了我的大难题!”张长红拉着志愿者的手反复道谢。

  宁津县全域组织700余支志愿服务队,采取分组包片、入户摸排模式,对接劳动力缺乏农户,开展精准抢收。截至目前,帮助800余个困难家庭完成抢收。

  农机“铁”破积涝:跨区联动提“抢收速”

  宁津县统筹农业、水利、气象、宣传等多部门力量,建立预警联动机制,及时发布秋收秋种期间天气变化及应对举措,分区域、分灾种制定应急预案5个,发布预警信息10余条,助力农户第一时间掌握天气信息,合理安排作业时间。

  传统农机一进地就“打滑陷车”,眼看着玉米穗开始发潮,宁津县打出“农机联动”组合拳:搭建“种植户—农机手—企业”三方互动平台,组建农机管理队伍,异地协调400余台履带式收割机定向支援,提高湿地作业能力。

  闭环“链”护粮安:烘干减损与秋种并进

  在时集镇益仓为农服务中心,运送湿玉米的农用车排起长队,铲车长臂一伸,将带着潮气的玉米粒送进烘干塔。作为全县最大的粮食存储处理场所,烘干设备24小时不间断运转,日烘干能力超200吨,累计已烘干玉米5000多吨。湿粮通过清选设备进入烘干塔,经过数小时的精准控温烘干,水分可降至安全标准。烘干后的粮食随即转入中心3万吨标准化仓容进行储存,既保障了粮食安全,又帮助农民实现了错峰销售,有效提升了经济效益。

  宁津县织密“收割—烘干—存储”闭环网:积极协调全县32家粮食烘干服务点全面启动,公布各服务点作业地点及联系方式,根据农户实际烘干需求,按区域分乡镇就近匹配,提供24小时烘干服务,日烘干能力约6175吨,最大限度减少粮食霉变损失。

  在抢收的同时,秋种筹备也同步推进。保障机具作业,做好农机调度与供需对接,坚持“人机并上”抢收,宜机则机、宜人则人,全县预计参与秋种作业的大中型拖拉机3000余台、旋耕机1800余台、播种机1500余台,全力保障应收尽收、应种尽种。另一方面公布14名县乡农技人员联系电话,面对面指导农户开展排水防涝、分类抢收、科学播种,同时聚焦秋种农资供应,对种子、化肥、农药等线上线下农资经营者实施全链条监管,开展“三秋”农资市场专项执法行动。

  阴雨缠秋,田垄泥泞。宁津的田间地头依旧忙碌:红马甲在泥泞中穿梭,履带机在积水里前行,烘干塔的轰鸣昼夜不息。这座鲁西北小城,正用“抢”的速度、“暖”的温度、“实”的举措,守护着每一粒秋粮。

我来说说( 
来顶一下
返回首页
返回首页
上一篇:返回列表
下一篇:乐陵多管齐下保秋收
 
0
 
 
 
 
推荐资讯
云销雨霁海盐田
云销雨霁海盐田
“金蝉树”上苹果红
“金蝉树”上苹果红
聊城三十里铺镇:小锦鲤“游”出亿元大产业
聊城三十里铺镇:小锦
济宁育企强链“双赋能”激活力
济宁育企强链“双赋能
 
栏目最新
栏目热门
 
 
 
版权声明   |   网站简介   |   网站导航   |   频道招商   |   联系方式   |   友情链接
山东信息港 ingsd.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