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本报记者 王浩奇 高峰
本报通讯员 崔 璇 张明
近日,汶上县税务局退休干部王庆习的事迹总被当地群众挂在嘴边。他燃烧最美的年华,奉养身患疾病的父母,养育幼年丧父的侄子侄女,助养耄耋丧女的孤寡老人,用实际行动诠释了人间至善。
百善孝为先。13年军旅生涯中,王庆习无论工作多忙,坚持每月给父母写一封信,每季给父母买件换季的衣物,逢年过节给父母邮寄营养品,是部队里有名的“孝子兵”。1994年10月,王庆习转业后被安置到汶上县地税局。为了方便照顾上了年纪的父母,他放弃在县城工作的好机会,选择去条件艰苦、但离家较近的偏远乡镇上班。后来,年过八旬的父亲先后患上心脏衰竭、慢性肾衰竭尿毒症、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等疾病。王庆习带着父亲四处求医问药,尽管几乎花光了家里的所有积蓄,他总是宽慰老人:“您只管好好看病,钱的事儿别担心。”
不是一家人不进一家门。有时王庆习工作忙,妻子便毫无怨言地承担起照顾老人的重任,经常独自陪着老人去医院,跑前跑后办手续、拍片子、做治疗。老人住院期间胃口不好,她经常回家做老人爱吃的饭菜,再匆匆忙忙地赶回医院,陪老人一点一点吃完。她细致入微地照料老人,同病房的病人都羡慕王爸爸有个“好女儿”。
“家之于我,是一份信任、是一份责任、是幸福的源泉、是疲惫时心灵的港湾。”在王庆习心中,孝敬父母是人的天性和本能,丧失这一点就丧失了做人的资格。
除了父母,侄子侄女也是他心头的牵挂。1998年,一场变故打乱了王庆习家平静的日子。哥哥在一次交通事故中意外身亡,留下一对14岁的双胞胎儿女,孤苦无依。王庆习料理好哥哥的后事,主动承担起抚养两个孩子的重任。他劝慰父母:“只要有我在,俩孩子一个也耽误不了!”
生活的拮据让两个孩子萌生了辍学打工的念头。王庆习知道后鼓励孩子:“你们俩安心读书,其他的事有我和婶娘呢,不是你们该担心的。”在他的支持下,两个孩子顺利完成了学业,侄女在当地找到了工作,侄子也成家立业,日子过得越来越红火。
“要与人友善,多帮助有困难的人。”母亲的教导是王庆习一生的信条。2007年腊月二十三,王庆习从父母口中得知,村里86岁高龄的孤寡老人毕桂珍从闺女家回来了。原来,毕桂珍老人老伴去世早,她跟随唯一的女儿艰难度日。屋漏偏逢连夜雨,50多岁的女儿因病去世,女婿重病在身,外孙残疾,再也无力赡养老人。内心要强的老人为了不拖累女婿家,拄着拐杖回到了老家。
老人不仅年事已高,而且患有严重的心脏病、高血压等疾病,独自生活的困难可想而知。知道这些后,王庆习心里像压上了一块沉重的大石头,他黯然地念叨着:“老人苦啊!难啊!一个人该怎么活下去?”心里的牵挂让他不由自主地向毕桂珍家走去……“把老人当成自己的亲人赡养。”当他表露出这个想法后,妻子只说了一句话:“接过来住吧。”
王庆习家庭的善行义举,很快在乡间传播开来,感染着越来越多的邻里乡亲。村党支部书记杨宪林为老人申请慈善救助款500元,带头为老人捐款200元,父老乡亲们也纷纷行动起来,争相伸出援助之手,你一百、他五十……老人穿上了新衣,吃上了热饭,脸上终于有了笑容。
一次,毕桂珍老人一连几天神志不清,且大小便失禁、饮食困难,这可急坏了王庆习。他请假在家、日夜守护,给老人喂药喂饭、端屎擦尿。一连数月后,老人毕竟年事已高,医治无效,与世长辞。王庆习为老人操办了丧事,全村男女老少纷纷前来吊唁,风风光光地送走了老人。
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王庆习用心经营着自己的“小家”,用爱感染着身边的“大家”,不分远近、没有亲疏,以实际行动诠释了至善大爱。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