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市委经济工作会议召开,为菏泽市2020年经济社会发展指明了方向。市委聚焦提升菏泽后发力,把乡村作为最迫切、最有效的突破口,激活内力,补齐短板,大力推进“五个振兴”,为打造乡村振兴齐鲁样板做出菏泽贡献。
围绕加快补齐乡村振兴短板,近年来,牡丹区坚持把乡村振兴战略作为工作的重中之重,加强组织领导,创新实施举措,抓住关键环节,有效促进了乡村振兴各项工作的开展。按照“因村制宜、一村一策”,编制完成乡村振兴总体规划和14个镇街400余个行政村的规划编制。目前,全区美丽乡村达到184个,占比42%,其中省级美丽乡村示范村(社区)15个,市级美丽乡村示范村(社区)48个。
坚持抓好产业振兴,推动农业高质量发展。突出发展特色产业,大力培植油用牡丹、芦笋、大蒜、山药、胡萝卜、辣椒等特色产业,经济作物面积近60万亩;去年新增家庭农场10家,新型经营主体达到3330余个。建成5个专业示范镇,100余个专业示范村,农民专业合作社达到1500余家;标准化农副产品生产基地40余处,规模以上农副产品深加工企业130多家,牡丹精深加工企业100余家。加快农村三产融合发展,大力发展农业“新六产”,推动农产品上行,上线腾讯“为村”600余个,电商企业发展到3600多家,活跃网店3.6万户,年电商交易额400亿元左右。
坚持抓好人才振兴,推动农村快速发展。出台创业优惠政策“20条”,公布20个部门创业服务承诺,先后在北京、天津、上海等30多个大中城市设立返乡创业服务站,举办了60次返乡创业座谈会,建立了1000万元创业贷款担保基金。先后建立创业园区11个,其中天华电商产业园被评为省级创业示范园,毅德、银田创业园被评为市级创业示范平台。去年,认定、选派科技特派员80余人,举办新型职业农民、科技带头人培训班23期,培训2300余人。围绕城镇失业人员、农村转移劳动力、退役军人等群体,开展各类培训100余场次;返乡创业人员达到3.34万人,创办各类经济实体近3万户,吸纳15万人就近就地就业。
坚持抓好生态振兴,推动农村共享发展。着力推进新型农村社区和新型小城镇融合发展,不断完善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设施。13家乡镇卫生院、6个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完成国医堂建设,创建国家级群众满意乡镇卫生院2家,在全市率先启动家庭医生签约服务工作。新改扩建农村中小学、幼儿园100多所。持续提升改造农村公路,行政村全部实现了“村村通”,农村自来水普及率保持在95%以上。深入推进“七改”工程,着力开展农村人居环境综合整治,健全环卫一体化长效机制,打造一批样板村、样板户,构建“三生三美”融合发展新格局。
坚持抓好文化振兴,推动农村文明发展。扎实推进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建设,建成区实践中心1个、镇街实践分中心18个、村居实践站100个。广泛开展精神文明创建活动,提升文明单位、文明校园、文明行业创建水平。深化“四德工程”示范创建, 在城乡广泛设立“善行义举四德”榜,全区上榜总人数超过20万人次。积极推进移风易俗,所有镇街都成立了移风易俗工作领导小组,所有村(社区)都组建了红白理事会,喜事新办、丧事简办、厚养薄葬已成风尚。实施文化惠民工程,村级综合性文化服务中心、文化广场基本实现全覆盖。
坚持抓好组织振兴,推动农村和谐发展。大力实施“头雁工程”, 举办“头雁工程”精品培训班,组织一批村支部书记外出学习,并对村“两委”成员轮训一遍。抓好过硬党支部建设,评选挂牌五星级村党组织近百个,建成首批区级“头雁工程”示范点30多个。严肃基层政治生活,严格落实“三会一课”、组织生活会、民主评议党员等党内生活制度,扎实开展支部主题党日活动,创新实施“7+1”主题党日模式,充分调动农村党员参与党内政治生活的积极性。目前,村集体经济收入全部超过3万元,10万元以上的村90余个。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