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媒体记者 蒋月阳 许晓
“无人机已按规划航线抵达矿山监测点,实时画面与实景三维模型精准叠加,未发现违规开采迹象……”在日照市低空综合智慧管理平台的大屏前,工作人员正通过三维可视化界面,实时监控无人机的矿山巡检任务。这一幕,正是日照以实景三维技术赋能低空经济的缩影。
8月29日,自然资源部、国家数据局联合发布2025年实景三维数据赋能高质量发展创新应用典型案例入选名单,由日照市自然资源和规划局、日照市土地发展集团搭建的“日照市实景三维赋能低空经济创新应用场景”入选。值得一提的是,此次入选的60个场景,多为一二线城市提报,日照该案例的入选更显珍贵与难得——— 既是对日照技术应用实力的认可,更印证了其在低空经济领域探索的深耕积淀。
实践中,日照以实景三维日照建设成果为基础支撑,叠加空域网格码及AI算法等前沿技术,建设日照市低空综合智慧管理平台。将实景三维与低空基础设施规划、空域管理、航线划设、飞控管理、低空应用场景需求结合,形成“三维一张图、管控一平台、服务一站式”的创新体系,走出了一条可复制、可推广的低空经济发展路径。
破局攻坚:三维底座撑起低空管理“智慧中枢”
随着低空经济成为国家战略性新兴产业,无人机飞行、低空物流等活动迎来爆发式增长,但传统空域管理手段却陷入“管不住、效率低”的困境——— 复杂空域环境难把控、飞行安全隐患难预判、服务保障体系不完善。
为打破瓶颈,日照立足本地低空资源禀赋与产业优势,以实景三维日照建设成果为核心,融合物联网、AI算法等前沿技术,搭建起低空综合智慧管理平台,为低空经济打造了高效运转的“智慧中枢”。
平台的核心竞争力,源于扎实的数据根基。建设之初,日照就整合了全市重点区域的实景三维数据,再纳入低空基础设施、空域限制、物联感知等多类信息,构建起物理空间与数字空间精准对应的“三维一张图”。平台创新引入空域网格码技术,将庞大复杂的空域拆解为微小管理单元,搭配AI智能算法,让低空管理实现从“粗放”到“精细”的跨越。
以往人工规划一条无人机巡检航线,需逐一核对气象数据、空域禁区、地形障碍等信息,往往耗时数小时;如今依托实景三维底座,平台能自动整合沿途所有影响因素,快速生成最优航线。更关键的是安全保障——— 借助实景三维精准定位与可视化功能,平台结合防撞避障算法,可实时捕捉飞行器周围的树木、楼宇、线缆等潜在风险,真正实现无人机“飞得起、看得见、管得住”。
双向赋能:“政务+民生”场景释放低空经济活力
技术的价值,最终要落地到具体场景中。日照以实景三维技术为纽带,围绕“政务服务”与“社会民生”两端,“菜单式”开发应用场景,让低空经济的红利渗透到城市方方面面。
在政务端,实景三维成为提升治理效能的“利器”。矿山巡检中,无人机搭载高清设备,结合实景三维模型,可对矿山开采范围、生态恢复情况进行全方位扫描,一旦发现问题能立即预警,助力生态保护;交通执法领域,无人机沿着三维规划航线巡航,可快速捕捉违规停车、道路拥堵等情况,实时回传画面,为执法决策提供支撑;针对松材线虫病防治难题,无人机借助实景三维数据精准定位疫木位置,后续吊运作业也能依托三维模型规划最优路径……此外,高速巡检、光伏电站运维等场景的深度应用,让实景三维技术成为政务服务的“多面手”,推动城市治理向智能化、高效化转型。
在社会端,日照打造出贴近群众生活的应用场景。以大学城为例,已与5所驻日高校合作,依托实景三维技术构建厘米级校园模型,共同打造无人机物流外卖生态圈。学生在手机上下单后,无人机可根据三维模型避开教学楼、操场、树木等障碍,精准将外卖送到宿舍楼下,实现优质外卖“飞进来”、食堂饭菜“送出去”,既提升了校园生活品质,更让实景三维技术走进大众视野,成为“城市+大学”共同体建设的鲜活注脚。
当前,低空经济发展正处于机遇期,此次入选自然资源部典型案例,既是阶段性成果的总结,更是迈向新征程的起点。
“将持续以实景三维数据为时空基底,依据实际需求拓展应急救援等多元应用场景,通过充分释放测绘地理信息数据价值,深度赋能城市高质量发展。”正如市自然资源和规划局测绘科科长秦祯所说,从破解传统空域管理难题,到构建“政务+民生”双向应用格局,再到跻身国家级典型案例,日照一直在突破。
在新质生产力加速培育的背景下,日照将在低空经济赛道上持续领跑,让“三维智慧”为城市发展注入更多活力,书写低空经济与城市共生共荣新篇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