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时班上一共37个学生,与耿玉生情况相似的不在少数,更有5、6名家庭特别贫困的学生。据耿玉生回忆,为了不让一个孩子失去学习的机会,这几名贫困学生的学费都是由李振华来承担的。
时光转眼来到1963年的夏季,苦读多年的耿玉生和同学们迎来了升学考试。可是连绵的雨季让沂河河水暴涨,沂河的其中一条重要支流——林前河就横亘在学生参加考试的必经之路上。考试当天大雨瓢泼,林前河河水汹涌拍打着岸边,几个晕水的同学已经怕得躲到老远,没有一个同学敢冒着生命危险蹚水渡河,同学们都无奈地打算要放弃考试。就在这时,不放心学生们的李振华赶来了。看到这样的情形,他立刻将学生转移到安全的地方,略通水性的他挽起裤腿就下了河。
看到这一幕,学生们的心都提到了嗓子眼。耿玉生说,当地人都知道,河里石块多、木头多,很容易就会把人击倒。他看到李振华下河游了几下就不见了,过了好一会才又重新露出了头,回想起当时的情景,耿玉生脸色都变了,“李老师那次真是摸着阎王爷的鼻子过河呀!”上岸后,李振华赶到考点与监考老师协商,由监考老师用油纸袋封好试卷,一同带回河对岸给学生们另辟“临时考点”来考试。令人欣慰的是,那一年的升学考试,全班37名同学全部考上高中。耿玉生也以优异的成绩升入沂源一中,毕业后,像李振华一样成为一名小学教师,也把毕生精力奉献给了教育事业。
李振华的无私奉献赢得了乡亲们的信任和爱戴,乡亲们以邀请李振华到家做客为傲,逢年过节把他请到家中,一家人节日、喜事都舍不得吃的细粮留给他吃,冬天冒着严寒刨来树墩给他生火取暖。
鱼水深情,李振华再也不忍离开这片热土,乡亲们为他做的衣服、鞋子,他一直珍藏保留至今。他在一篇日记中写到:“不做过路客,要做蒙山牛”。正是为了这样一句诺言,李振华忍痛挥别青梅竹马的恋人,放弃了一次又一次调离大山的机会,彻底扎根在了这里。
第三次人生抉择:孝义两难全,为学生没能在父亲床前尽孝
1965年,李振华被调往张家坡中学,一干就是15年。恢复高考后,他年年送毕业班。工作的责任心和教育的使命感,使得他没有陪父母过过一个除夕。在最初参加工作时,李振华也因为考虑到回乡车票太贵,不如节省下车票钱多资助几个学生上学,而整整三年没有回过家。
1980年,李振华担任四个毕业班的政治课老师,兼任一个毕业班班主任。距离高考还有两个月的时候,李振华收到的电报如同晴天霹雳——“父重病,速回。”
校长和学生家长纷纷劝李振华回家,学生联名恳求他回家,病重的父亲更是盼着他回家,可是,他却沉默了。“我要是走了,208个学生怎么办?”李振华告诉校长再等等,可是几天后,他等来的依旧是相同的电报。
李振华说,自己的心就像是在油锅上煎熬。深夜,他悄悄离开与学生同住的宿舍,坐在学校后山的山坡上,整宿整宿地思考。最终,他叫来了在自己班上读高三的儿子李东伟,安排他回家伺候老人。他告诉儿子,这么多学生,不能因为自己的个人问题而影响到他们考试。“可是爸爸,我也是你的学生啊!”儿子的话,问得李振华哑口无言。他思来想去,又找到儿子说,爸妈都是双职工,你考不上学可以去当工人,可是那些农民家的孩子苦读多年,命运就指望着高考了,“你爷爷做了一辈子教师,他会谅解我的。”儿子最终踏上了回乡的汽车,目送汽车缓缓驶离,李振华泪流满面,他知道,自己亏欠了儿子,亏欠了父亲。
五天后,李振华收到“父病故”的加急电报,他当场晕厥。醒来后,他跑到学校后山,面向南京的方向失声痛哭长跪不起……
至今回想起来,李振华依然涕泪交加:“我没能在父亲床前给他端一杯水、递一片药,我心里是一种说不出来的滋味……”。高考如期结束,让他高兴的是,学生们一个又一个收到大学录取通知书,他所教学科高考平均成绩达到83分,名列地区第一名,难过的是自己的儿子落榜了。不久后,更大的打击接踵而至,李振华的母亲也一病不起,得了半身不遂,了解到李振华的事迹后,南京方面发来商调函,调李振华回南京任教,在老区人民的挽留下李振华放弃了这最后一次调离山区的机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