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低生活保障,事关困难群众衣食冷暖,事关社会和谐稳定和公平正义,是维护困难群众基本生活权益的基础性制度安排。
近年来,我市城乡低保工作经过不断的政策调整和完善,保障标准有了大幅提高:城市最低生活保障制度起始于1997年,保障标准相继调整提高了11次,由建制初的每人每月100元提高到目前的360元;农村低保保障制度始建于2006年,保障标准相继提高了8次,由建制初的每人每年650元提高到目前的2400元。
最低生活保障制度在我市的全面实施,有效地保障了广大城乡困难群众的基本生活,对维护社会稳定、促进经济和社会事业健康发展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今年以来,全省统一部署开展“阳光低保”专项行动,切实解决当前城乡低保工作中存在的突出问题,特别是错保、漏保、骗保和人情保、关系保等问题。我市相继召开了专项行动动员会和调度会,寻找差距,突出重点,强化措施,全面提升社会救助管理服务水平,促进低保工作更加公开透明、规范有序进行,充分发挥低保制度在保障改善民生、促进社会公平中的重要作用,切实维护群众合法权益,维护好党和政府在人民群众中的良好形象。
低保,社会保障网的最后一道防线
城乡居民最低生活保障,是我国社会保障安全网的最后一道防线。
党中央、国务院、省委、省政府,市委、市政府对社会救助工作高度重视,党的十八大提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宏伟目标和“完善社会救助体系”的决策部署,要求多谋民生之利,多解民生之忧,努力让人民过上更好的生活。2013年10月,李克强总理三次主持召开国务院常务会议研究社会救助工作,要求以法治方式推进社会救助制度建设,有针对性地健全体制机制,加强和改进低保工作,努力使困难群众生存有尊严、生计有保障、生活有盼头。今年2月21日,国务院第649号令发布《社会救助暂行办法》,这是我国社会救助发展史上的重大事件,具有里程碑的重要意义,标志着我国社会救助体系建设进入了全面依法推进的新阶段,充分表明了国家通过立法把社会保障体系的“网底”编实、筑牢的决心。民政厅将会同有关部门开展社会救助工作绩效评价,适时组织执法检查,并把贯彻实施《办法》情况,增列为今年民政重点工作综合评估的唯一的“一票否决”事项。今年的市政府《工作报告》明确提出:推进城乡低保制度统筹发展,进一步提高保障标准,扩大覆盖面;抓好城乡社会救助工作,解决好特困家庭生活问题。
近年来,随着低保政策日趋完善,保障标准不断提高,工作程序逐步规范,财政投入显著加大,同时也出现了宣传不到位,管理不规范,机制不健全,责任不落实等诸多问题,这些问题是社会救助制度建立过程中的薄弱环节,是今后工作改革发展的方向。基层群众对低保工作中存在的错保、漏保、骗保和人情保、关系保现象意见很大,对低保救助的期望值很高,对解决好低保工作中存在的突出问题、规范完善低保制度、提高低保管理服务水平、真正把好事办好寄予厚望。
以深入开展教育实践活动、践行党的群众路线、转变工作作风、密切联系群众的重要举措为契机,市民政局以“阳光低保”专项行动为抓手,切实加强组织领导,采取有力措施,从自身做起,从解决低保突出问题入手,完善制度机制,加强规范管理,提高服务水平,确保专项行动取得明显成效,形成低保工作公开透明、规范运行的长效机制,切实发挥低保制度在保障改善民生、促进社会公平中的重要作用,让人民群众切身感受到教育实践活动的实际效果,感受到民政系统通过教育实践活动带来的新变化、新气象。
阳光,让低保更加深入民心
按照省民政厅统一部署,我市高度重视,行动迅速,认真制定方案,层层动员,措施得力,对这次专项行动六项任务做了重点安排和落实。 1/3 1 2 3 下一页 尾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