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山东    国内    社会    教育    旅游    房产    娱乐    企讯    女人    财经    科技    健康    家居  

 

 首页 > 资讯频道 > 关注民生 > 正文
   

济宁:产业与物流并进激活临港经济

2025-11-19 13:11:22  |  来源:  |  作者:  |  阅读:  字号: T   T
 

  本报记者 孟一

  本报通讯员 臧盛博

  “唰唰唰——”近日的济州粮食产业园码头,金黄的麦粒正顺着银白色的自动化管道“爬”向高空。不远处,高悬的履带仓如同一条钢铁巨龙,将新鲜出炉的“济南17”优质小麦源源不断注入运粮船货仓。

  在这座由济州港、春江港、江北现代粮食物流园组成的“两港一园”产业园内,看不到工人肩扛手搬的繁忙景象,取而代之的是传感器实时监测粮仓储量、机械臂精准调控输送速度的智能化场景……2600吨原产自济宁市兖州区的优质小麦登船后,将沿京杭运河南下抵达江苏镇江港,再经长江航道转运至南方多地,运河“北粮南运”新通路已初具雏形。

  “过去‘北粮南运’主要依赖公路和铁路,公路运输成本高、运力有限,铁路又常缺少高标准粮食仓储和智能化装卸条件,这些痛点让临港农业物流成为更优选择。”江北现代粮食物流有限公司总经理梁磊在码头算了一笔“经济账”:比起公路运输每吨100-110元的成本,京杭运河内陆运输每吨仅需32元,既降低了物流成本,又减少了碳排放。

  今日济宁,粮食产业嫁接港口建设、剑指“运河第一粮仓”,只是临港经济发展的一个缩影。济宁临港产业发展以深化“港贸船产建融”六位一体深度融合为核心,产业与物流齐头并进,积极构建全产业链内河经济生态。通过全产业链协同,明确港航集团与融汇物产专业化分工,搭建数字化协同平台,构建“港口—物流—产业”发展闭环;深化港港、港贸、港产多维度协同,发展多式联运,聚焦煤、焦、钢等大宗商品物流贸易业务;布局内外贸一体,创新跨境电商、保税物流模式,构建欧亚陆海联运通道;集聚物流、贸易、金融等要素打造产业生态,发展总部经济,通过产业基金、特色金融产品赋能,推动产业集群升级……深度融入全球供应链的北方内河航运中心建设正在稳步推进。

  与济州粮食产业园隔水相望的临港智慧制造产业园内,由2条开平生产线4台激光切割机、2台火焰切割设备、3台数控折弯机及数十台自动焊接机器人组成的“共享钢材加工中心”正高效运转,为济宁高端装备制造企业提供前置化钢材加工及设备零部件预制服务。

  “这些设备均选用国内顶尖品牌,让园区具备从钢卷到精密部件的全流程加工能力。”山东京杭智慧新钢投资运营有限公司副总经理王清华介绍,临港共享加工中心依托5G工业互联网平台接收订单,经数字化处理中心精准核算后下达生产指令,实现客户定制、工厂制造、供应链协调、物流配送与供应链金融一体化服务,年服务能力超200万吨。

  高站位、高标准布局临港产业园区,源于公铁水多式联运赋予的底气,更与济宁市主导产业带来的高端装备制造、钢材使用、粮食运输、对外贸易等现实需求密切相关。在“前港、中产、后城”的空间布局下,济宁正以港口枢纽为核心,通过集聚物流、贸易、金融、服务等要素,构建“物流贸易—供应链—产业链—产业集群—产业生态”的递进发展路径,叠加总部经济功能,逐步形成“四位一体”产业生态圈,为京杭运河注入全新经济活力。

我来说说( 
来顶一下
返回首页
返回首页
上一篇:返回列表
下一篇:新泰:养老消费券为失能老人减负添暖
 
0
 
 
 
 
推荐资讯
“光伏+”点亮绿色经济
“光伏+”点亮绿色经济
乳山文化书院成为基层“黏合剂”
乳山文化书院成为基层
脚下沾泥土 肩上有担当
脚下沾泥土 肩上有担当
社区养老“织网” 构建家门口“幸福驿站”
社区养老“织网” 构建
 
栏目最新
栏目热门
 
 
 
版权声明   |   网站简介   |   网站导航   |   频道招商   |   联系方式   |   友情链接
山东信息港 ingsd.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