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曲阜讯(全媒体记者 徐斐 通讯员 郑本凤)时下正值“三秋”生产的关键时期,连续的阴雨天气给秋收工作带来严峻挑战。为确保秋粮应收尽收、颗粒归仓,将群众损失降至最低,济宁市派曲阜市石门山镇第一书记们闻令而动,迅速响应,全身心投入“三秋”抢收攻坚战中,在田间地头书写责任与担当。
一线蹲守,精准掌握抢收实情。面对不利天气条件,各位第一书记第一时间深入帮扶村的田间地头,实地察看玉米、花生等作物成熟度、地块积水等情况,与村干部、种植大户和困难农户进行面对面交流,详细询问当前收割进度、存在的具体困难以及急需协调解决的问题,汇总问题清单30余项。通过全面细致的摸排,准确掌握了因雨导致机械无法下地、劳动力不足、晾晒场地受限等第一手信息,为后续精准施策奠定了坚实基础。
聚焦难点,科学制定应对措施。在充分调研的基础上,各村第一书记迅速与村“两委”召开专题会议,共同分析研判形势,针对摸排出的不同难点,分类制定抢收方案。对于地势低洼、积水严重、大型收割机无法进地的地块,积极协调调用小型履带式收割机或组织人工进行抢收;对于劳动力短缺的农户,迅速组织党员服务队、公益岗、志愿者50余人,与群众开展互助收割;对于收获后粮食晾晒难题,则多方联系寻找10余处可利用的晾晒场地并协调粮食烘干设备资源,确保每一块地、每一户都有对应的抢收策略,力争做到“成熟一块,收获一块”。
多方协调,汇聚合力破解难题。为有效解决抢收工作中面临的机械、人力、场地等困难,各位第一书记充分发挥自身优势,积极扮演“协调员”和“后勤部长”的角色。他们主动对接派出单位及相关职能部门,争取政策支持;广泛联系周边乡镇及农机合作社,协调调配适用农机具20余套,动员本村党员、入党积极分子、青年志愿者等100余人帮助困难户、无劳力户抢收;密切关注天气变化,通过村内广播、微信群等渠道及时发布气象信息,指导农户利用降雨间歇期抓紧抢收抢晒。一系列扎实有效的举措,汇聚起齐心协力战“三秋”的强大合力,为守护粮食安全、促进农民增收贡献坚实力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