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线上订单已经突破一百多单了!”滨州市沾化区泊头镇枣农吴守军一边手脚麻利地将精选的冬枣打包入箱,一边欣喜地说。
老吴的这份喜悦,正是泊头镇深化“心安城市”建设,以“安业”为着力点,推动冬枣产业成为农户“稳就业、保增收”压舱石的生动写照。近年来,泊头镇聚焦全链条发力、多维度赋能,不仅实现了冬枣产业的提质增效,更在家门口为广大枣农铺就了一条坚实的增收致富幸福路。
目前,泊头镇冬枣种植面积已达3010亩,预计今年总产量将突破1200万斤。为实现“一颗冬枣”带动更多人稳定就业、持续增收,泊头镇积极延链补链,先后引进3家总投资近10亿元的食品加工企业,同步打造多个精品冬枣示范园区,构建起从“冬枣种植—精深加工—多元销售”的完整产业链。
“以前品相差的冬枣只能低价处理,现在企业直接上门收购,再也不用为销路发愁了。”枣农李大姐手捧刚签好的订单合同,脸上洋溢着满足的笑容。这条不断延伸的产业链,不仅为优质鲜枣打开了稳定销路,更让曾经的“非商品果”变废为宝,转化为冬枣酱、枣糕等深加工产品。据悉,相关企业预计可消化全区范围内非商品果约1万吨,带动农户增收超过600万元。此外,产业链还催生了采摘、加工、包装等十余类就业岗位,帮助周边300多名群众实现“家门口就业”。
与此同时,依托“水韵枣乡”产学研游一体化基地,泊头镇正加快从单一农业种植向“绿色种植+精深加工+生态旅游”的三产融合转型,推动一颗冬枣实现从“田间”到“车间”再到“景区”的三级跨越,跃出一片产业兴旺、农民富裕的乡村振兴新天地。
“让丰收真正转化为增收,让产业真正支撑起安业,是我们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泊头镇党委书记潘林林表示,“接下来,我们将继续深化产业融合,串起更完整的产业链与价值链,带动更多群众实现稳定就业与持续增收,为‘心安城市’建设注入源源不断的动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