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 (记者 王培源) 近日,记者从临清市了解到,临清市纵深开展“创新引领改革破难”行动,产业转型、陆港建设、社会治理、产才融合、文旅兴市等工作成效显著。
临清市坚持上下协同聚改革合力,以改革攻坚思维提出“1365”工作思路,确定300多项改革任务,划定了未来5年改革路线图。健全干部引领、集成联动等改革机制,174项年度改革项目落实落地。在全市组建66个青创小组,800多名青年干部以“关键一招”打响“改革来临·青春助力”品牌。系统集成塑创新品牌,引导各部门聚焦12项集成改革协同发力,打造了项目“清快办”、烟轴云科、三物融合、智慧监督、康养来临等一批集成改革品牌,经验做法获商务部、民政部等部委推广,入选省农业农村厅、大数据局典型案例。破解瓶颈建发展高地,完善产业链“链长制”,高端轴承智能制造入选省支柱型雁阵集群,新兴产业发展、轴承人才培育获省委和省政府督查激励、省委改革办督察表扬。“区港联动”打造保税物流中心,陆港货运量实现全省“十连冠”。实施营商环境提升行动,清洁生产审核等国家试点通过验收。聚焦民生提升改革质效,走开“房票安置”新路径,探索城乡供水一体化新模式,构建市民全生命周期公共服务体系,搭建三级一站式矛调中心,让全民共享改革红利。
今年,临清市将持续健全改革工作推进机制,纵深实施各领域改革。聚焦陆港经济,在争取保税物流中心获批验收、封关运营的基础上,科学配置管理机构、专业团队,高标准编制临港产业战略规划,打造国际运输“始发港/目的港”,争创启运港退税试点,与山东港口、厦门国贸等合作开展供应链贸易,发展多式联运、仓储分拨、跨境电商等新业态,推动保税中心跻身全国前15强,成为聊城对外开放新的增长极。聚焦产城融合,按照“打造轴承产业新高地、产城融合示范区”的目标,建立烟潘唐一体化工作专班,对城镇开发、产业提升、市政设施等一体规划、统筹推进,全面启动起步区建设,完善轴承产业生态,加快打造县域次中心,争做全省城镇区域一体化发展的排头兵。聚焦营商环境,把优化营商环境作为全市“一把手”项目,设立“一站式”涉企服务平台、惠企助企“红黑榜”、营商环境监督员,实施为企解忧、码上监督、信用临清等工程,破解一批社会反映强烈的痛点、堵点问题,打造一流营商环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