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讯员 王天然 报道
本报济宁讯 近期,济宁市通过创新构建“政府—银行—保险—企业”协同联动机制,有效整合多方资源,打通政策落地与企业转型堵点卡点,加快推动重点行业电动重卡更新替代,清洁运输工作实现新突破。今年1至7月,全市钢铁、煤炭、火电、水泥、焦化五大重点行业的116家企业,大宗货物清洁运输量达3379.84万吨,清洁运输比例同比提升12个百分点。新能源电动重卡推广成效显著,新增车辆742辆,同比增长近6倍。
面对电动重卡适用性等现实问题,济宁市政府牵头开展多维度调研与实测分析,搭建“政银保企”对接平台,汇聚4家金融机构、2家保险机构、2家整车制造企业、1家新能源电动重卡租赁企业资源优势,达成合作意向18项。4家金融机构推出“低首付、低利率、长周期”专项绿色贷款,设立审批“绿色通道”,给予授信倾斜,将专项贷款审批时间缩短至1个月,目前已提供3亿元信贷额度。保险机构同步优化服务,通过科学定价、数据共享和流程再造,降低企业投保成本。
在各方协同推动下,企业转型步伐明显加快。多家大中型车企针对不同运输场景推出定制化车型,新能源租赁企业创新“零首付+代建桩”模式,已签约电动重卡3000辆,投入使用545辆,建成配套充电站15座、充电桩314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