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本报记者 王洪涛 刘涛
本报通讯员 纪宗玉
石横特钢“数字配煤”每年节省煤炭成本近1500万元,农大肥业“智慧物流”将作业效率提高30%以上,索力得公司“智慧工厂”年综合效益提升800万元……
今年初,肥城提出打造工业经济新高地、现代农业先行区、桃文化名城“一地一区一城”的奋斗目标。作为支撑,肥城确定“五大战略”实践路径,其中数字经济位列其中,打开了高质量发展新思路。
实施“数字经济”战略,肥城市制定《数字肥城建设实施意见》,编制《数字肥城规划建设方案》,列出24项重点任务、22个重点项目,与华为公司签订协议,在产业数字化、数字产业化、数字城市建设、人才培养等方面深度合作,厘清了“数字经济”发展的肥城路径。
拥抱“数字经济”,肥城工业率先起势。投资2亿元在全省率先建成首家县级工业互联网创新中心,设立不低于5000万元的工业互联网发展专项基金。肥城市工业和信息化局局长赵恒军说:“政府拿出真金白银解决了企业不想投、不敢投的问题。”仅今年上半年,当地就帮助企业降本增效8000多万元。
目前,肥城新铺开实施“数字经济”企业30家,是去年的3倍,年底将达到60家,明年实现“数字经济”应转尽转。
山东泰鹏集团是全国最大的无纺布生产加工基地,今年初山东省春季重大项目集中开工的泰安分会场设在泰鹏新材料产业园,项目总投资达到20多亿元,采购引进的智能化装备有600多台(套),目前企业正积极推进主板上市。集团董事长刘建三感慨地说:“企业拥抱‘数字经济’,就是拥抱美好未来。”
打造现代农业先行区,更离不开“数字”。在肥城十万亩粮食高产创建示范基地,地龙合作社理事长汪西军说:“有了水肥一体化智能灌溉系统,过去的体力活儿现在‘一键’解决。”记者了解到,在该基地分布着多个高精度传感器,可实现墒情(旱情)自动预报、远程自动控制灌溉,可以节水50%、节肥50%、节电20%。
不仅仅是“一键”浇田,肥城肥桃产业也开始数字转型。在肥城桃主产区之一的桃园镇桃产业智慧农业示范园里,机器人能对果树的生长情况、病虫害、开花、坐果、果实成熟度等进行自动巡检,每棵树都有自己的“数字生长”档案。园区内拥有国内先进的智能分级选果生产线,通过应用三维表面视觉分选技术,对桃子品质进行自动分选,糖度在检测线上就能显示。去年,该园区被授予全国农业农村信息化示范基地。
如今在肥城,“数字经济”已经根植在当地党政干部、企业家的思想深处,渗透进各行各业,不断推进产业升级、乡村振兴,提升城市治理水平。
上半年,肥城一二三产业同向发力,实现地区生产总值371.9亿元、同比增长9.5%,总量位居泰安县(市、区)第一位。打造工业经济新高地肥城迈出坚实步伐,上半年完成规上工业总产值307.2亿元,同比增长58%,增加值增长22.8%,三项指标均居泰安市首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