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者 白晓 刘江波 报道
本报青岛讯 2025年暑运(7月1日至8月31日)圆满落下帷幕。暑运期间,恰逢青岛旅游旺季,旅游、探亲、商务等出行需求集中释放,对外运输客流持续高位运行。
统计数据显示,暑运期间,青岛市对外运输客运总量2314万人次,日均37.3万人次,同比增长4.97%,创历史新高。民航运输旅客563.73万人次,日均9.09万人次,同比增长2.30%,创历年暑运客流新高。青岛机场创造单日旅客量突破10万人次、单日航班量达680架次等多项历史纪录。
青岛机场集团航空市场营销委客运部部长杨晨介绍,暑运期间,旅客热门出行目的地主要集中在丽江、上海、西安、首尔、大阪、吉隆坡等国内外城市。国内方面,较去年同期新开通喀什、陇南、十堰、荆州等多地航线,日均10班以上快线增至13条;国际方面,新开名古屋、清州、静冈航线,并加密首尔、大阪、釜山、新加坡、莫斯科等航班。
铁路运输旅客到发量1660万人次,日均26.8万人次,同比增长7.85%,创历年暑运客流新高。国铁济南局青岛站相关负责人介绍,省内客流主要涌向济南、潍坊、临沂等城市;跨省出行则集中在北京、上海、西安等方向。为有效应对大客流,累计加开前往北京、太原、菏泽、济南等方向的旅客列车10.5对,进一步织密铁路运行网络,提升沿线旅客出行便利性。
高速公路方面。全市高速公路驶入驶出车辆5430万辆,日均87.6万辆,同比增长4.11%。
城市客运方面,青岛地铁运送乘客10974万人次,日均177万人次,同比增长2.96%。8月12日,青岛地铁线网单日客运量今年第二次刷新非节假日及旅游旺季单日客流量双项历史纪录,达213.71万人次。这组数据的背后,是市民和游客对地铁出行的信赖,更是青岛城市活力与吸引力的生动写照。
暑运期间,为保障市民游客安全便捷出行,青岛市交通运输系统统筹公交、地铁、道路客运、出租车等全链条资源,推出系列暖心服务举措,解锁暑运出行新体验。
青岛地铁聚焦国际化服务提升,在重点车站配备翻译机、外币POS机,增派英语、韩语、日语等语种志愿者,为外籍乘客提供“一站式”购票、问询服务。
道路客运方面,青岛长途汽车站、汽车北站推出“家门口到车站”免费接驳服务,覆盖青岛至上海、南京、苏州等6条热门班线。
从山海美景到啤酒狂欢,从跨城通达到市内畅行,青岛交通以“全方式联动、全链条保障、全流程服务”的务实举措,交出城市温度与治理效能的暖心答卷,让每一位旅客尽享“青春之岛”的便捷与热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