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里是一望无际的盐碱滩,丰收曾是当地村民的奢望;这里河网密布、水道纵横,十年九涝的自然环境曾让很多人无奈离开。如今,这样的情景早已成为过去。初秋时节,记者走进潍坊寒亭区海水稻三产融合发展示范区,眼前稻花正香、丰收在望,一场“海水稻革命”正在发生。
2019年以来,海水稻项目的到来,改变了寒亭区禹王湿地内几百年来的农业模式,盐碱地成了丰收田,村民也彻底过上了好日子。
文/片 齐鲁晚报·齐鲁壹点
记者 许建立 高广超 刘炳文 刘昊
常年饱受水患之苦
“金盆底”曾让人无奈
西官亭村位于潍坊海水稻三产融合发展示范区的核心位置,海水稻项目的到来,使得这座洼地村庄彻底“活”过来了。
地势洼、经常涝、土地瘠,这是禹王湿地里村庄的真实写照,而西官亭村尤甚。村子正好处于溎河、丰收河交汇口的南边滩地上,不远处还有更加宽阔的白浪河,处于特殊的“三河流域”,村民对河水的感情有些复杂。
为什么会选在这么洼的地方定居?这是村中每代年轻人必问的问题,而老人们的答案也承袭了上一辈的回答:当初选址的时候,这里是“金盆底”。
显然,这样的答案在海水稻到来之前,难以让人信服。
西官亭村党支部书记程炳辉介绍,村庄建于明末清初,因青州衡王常来此地赏花垂钓,并建造了一座“官亭”,故村名为“西官亭”。
荷叶田田的美景并没有给村子带来多少收入。相反,由于地势低洼,四周高,村子常常饱受水患之苦。
程炳辉回忆,1987年,村里涝了,麦子也被淹了。为了抢收麦子,村民们从牛车马车上卸下车轮,把麦子装在车板上,在水里拖着车走。他们家则在汽车内胎上放上板装麦子,只把麦穗揪下来,然后像划船一样运回来。
2018年、2019年连续两年,由于受强台风影响,村子中心大街上水深40厘米,能摸到鱼,附近地里的水深达1米,20多天后水才慢慢消退,种的玉米几乎颗粒无收。
那时,每到下雨的夜晚,程炳辉都要带着村民到低洼地带查看雨情。
为了生计,处在“金盆底”的村民只能到周边或滨海地区打工,只要吃苦耐劳,高的每月能收入一万多元,低的也能拿到两三千元。
外出打工的收入比在村里种地高好几倍,慢慢地,种地的越来越少,而村里的一些备用地,即使承包价格低到每亩50元,也没有人愿意耕种。
海水稻在这里落地生根
今年亩产预计超650公斤
海水稻的种植,让“金盆底”真正成了“聚宝盆”,几百年的农业模式变了。
其实,海水稻不长在海水里,也吃不出咸味。之所以叫“海水稻”,是因为这种水稻可以种在含盐含碱的土地里。可以说,这种特性和名字体现了大家对这一品种的期望。
禹王湿地内的土地虽然是盐碱地,但流经的河水都是淡水,种植海水稻,可谓天时、地利、人和。
山东滨袁农业科技有限公司常务副总经理高强是这一变化的见证者。今年33岁的他说:“从开始对农业不了解,到现在对农业发自心底的热爱,这其实是一个磨炼人的过程。”
2011年从潍坊学院毕业后,一次偶然的机会,高强有幸接触到了“杂交水稻之父”袁隆平,从那之后,他骨子里对土地的情怀被彻底激发了出来,心中那个充满稻香的乡村梦不断呼唤着他。
2018年袁隆平海水稻团队在青岛启动了“中华拓荒人计划”,在了解海水稻项目的情况以及袁隆平院士对于农业发展的见解之后,高强敏锐地意识到机遇来了。
终于,在2019年的芒种时节,潍坊第一株海水稻苗在禹王湿地落地生根;同年10月份海水稻喜获丰收,盐碱地里满溢着稻子的清香,一千亩的试验田由此拉开了“盐碱地里话稻香”的新景象。
“2018年我刚来这里时,路不好走,很多路是不通的,一些沟渠和土地甚至处于‘荒’的状态。经过三年的生态开发,如今稻花飘香,马上就要迎来丰收。”高强介绍,海水稻4月开始育苗,5月上旬插秧,经过一系列田间管理,一般在10月底、11月初进入收获季节,2020年亩产625.3公斤,今年亩产超过650公斤毫无问题。
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
构建“海水稻+”产业生态圈
还是那几条河,还是那一片湿地,但长的仿佛就是“金果子”。那些田间小路和地头,沟沟叉叉的水面,也变得金贵起来。
万亩稻虾共养示范基地、十万亩海水稻种植基地都在村周边。稻田里的水里,还养起了小龙虾、螃蟹,这些野生的小龙虾每斤市场价30元,很受欢迎。
程炳辉介绍,因为海水稻农业项目,西官亭村的村集体经济收入2020年就达到100多万元。而此前的2012年至2019年,每年村集体收入只有30多万元,“现在这里真是金盆底了,富庶的鱼米之乡,北方小江南。”
如今,沉甸甸的稻穗笑弯了腰,10月中下旬就要收割了。程炳辉说,今年的土地流转费在丰收节前后应该能到账了,又将是一个丰收年。
而对于寒亭区来说,这片潍北盐碱地再也不是“老大难”,已经变成“高精尖”的农业创新最前沿阵地。现在,寒亭区正抢抓国家农综区核心区建设的历史机遇,打造以种植为基础、生态为依托、旅游为引擎、富民为根本的海水稻三产融合发展示范区,着力构建“海水稻+”产业化生态圈。
谈到“海水稻+”产业化生态圈,作为海水稻项目的负责人,高强表示,这是一个湿地、村庄、村民共赢的局面。“以前弃耕的、未利用的、产量低的盐碱地,目前亩产超过了600公斤,每亩地的产量比以前提高了好几百斤,现在海水稻种植规模已经达到了2.51万亩,总体粮食产量有了一个很大的突破。”高强说。
发挥现有的土地资源,探索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模式,则成为高强工作的重中之重。
“对第一产业来说,不仅仅是种植,还要利用湿地内的沟渠进行养殖;第二产业,不仅仅是卖稻米,还将其深加工成米粉、米酒、米醋、保健食品等,延长海水稻加工产业链;第三产业,结合湿地公园,将农业和文旅结合起来。”高强解释说。
5600亩地全部流转
农民收入高了,生态也不断改善
随着海水稻的种植与丰收,禹王湿地内的村庄变成了一颗颗明珠,逐步收获着好生态与好项目带来的“红利”。如今,西官亭村5600亩地全部流转出去种植海水稻。
今年5月,风景如画的湿地里,首次跑起了马拉松,赛事以海水稻试验种植基地为运动版图。这里也成了潍坊市民的“后花园”,不收门票,每到周末和节假日,不少游客来此骑行赏荷。
三年来,在湿地内生活的村民,再也不用担心庄稼被淹了,海水稻既解决了盐碱地的低产问题,又解决了村民的增收问题。同时,禹王湿地的“内里”也在发生着微妙变化。据了解,经专家预估,经过3年海水稻种植,实现盐碱度由5.9‰降到2.8‰,湿地生态环境正不断改善。
如今,海水稻园区内,田间管理实现了物联网,数据中心根据气候、生长状况,分析出指导方案。“应该说,现代农业技术降低了农业生产过程的人工参与度,数据成为稻田的重要数字资产,只要热爱农业,就可以参与进来。”高强表示,海水稻项目参与的人越来越多,改良的地越来越多,老百姓的好评越来越多,这是“中华拓荒人”精神薪火相传的关键所在。
在西官亭村党支部书记程炳辉心中,海水稻田就是希望之田。现在他正筹划着利用村中的闲置房屋搞民宿,让乡亲们的收入更多一点,增收渠道再广一点。据介绍,村里还将建社区食堂,老人们花几元钱就能吃一顿丰盛的饭菜。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