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记者 石少军 本报通讯员 徐敏 董业勖
“我之前在银行贷款20万元,贷款到期后有意增加额度,但缺少有效抵押物。就在我发愁的时候,农商银行伸出援手,通过鲁担惠农贷,我获得50万元‘救命钱’,解了燃眉之急。”日前,云鑫农场负责人郭云说。
近年来,齐河农商银行充分发挥金融支农主力军的作用,以扎根本土、支农支小、服务地方经济为己任,将金融服务与社会服务功能结合在一起,助力乡村振兴,充分彰显农商行作为地方金融排头兵的责任担当,去年共发放涉农贷款66亿元。
为更好地服务农户,齐河农商银行全面建立农户信用信息档案。全行120余名客户经理发扬“挎包银行”精神,利用整村授信、网格化服务,走访入户获取各村的村民信息,将信息导入大数据平台,完善大数据建设。结合整村授信开展农户走访,推荐政策类贷款、6款惠民“无息”贷等优势贷款产品,总行配备移动柜员机,各支行发挥运用移动柜员机的便捷优势,大力拓展手机银行等电子业务,推广“信e贷”体验活动,增加客户对贷款产品的认知。
深入落实客户经理驻村办公制度。客户经理对服务的每个村,每月至少驻村办公2次,每次办公时间至少半天。各支行积极同村“两委”成员、农金员等对接,选择便于向客户服务的宽阔地点和中心位置作为驻村办公地点,做好面对面、一对一营销服务,并对客户经理信息及驻村办公时间提前“广而告之”,让村民广泛知晓,确保将驻村办公落到实处。去年,新发放鲁担惠农贷2亿元。
“像我们这样的养殖场,遇到扩大规模、更新环保设备时,短期内无法筹集大量资金,齐河农商银行工作人员以最快的速度、最优质的服务为我们送来了资金支持,帮助我们顺利渡过难关。”开发区保牧养殖场负责人朱明保对齐河农商银行竖起了大拇指。
朱明保从事生猪养殖行业多年,养殖经营丰富,经营效益较好。随着养殖场不断扩大规模,融资需求变得越来越迫切。前些日子,正好齐河农商银行客户经理走访对接辖内种养大户,通过沟通了解到该养殖场资金周转遇到困难,客户经理认真做好记录,通过详细地考察分析向其推介了“微型企业主贷款”,充分发挥独立法人优势,加快业务审批流程,最终以最快的速度成功办理了“微型企业主贷款”100万元,切实解决了客户的燃眉之急。这是齐河农商银行支持服务小微企业发展、践行普惠金融政策的一个缩影。
近年来,齐河农商银行紧密围绕“回归本源、聚焦主业”,持续深耕小微企业市场,主动对接乡镇小微企业,深挖企业需求,突出品牌特色和差异化服务优势,创新推出助力小微企业高质量发展的“微型企业主贷款”,实行“一企一策”,打好“组合拳”,纾解企业发展融资困境,助力企业高质量发展,为企业发展赋能增效。去年以来,共为33家微型企业发放微型企业主贷款6076万元。
齐河农商银行不忘初心,积极履行社会责任,为城乡居民提供方便,发挥自身职能,代发新农保、小麦直补等各类惠农补贴30余种,全年累计10.5亿元。为全县30万农村居民发放社保卡,占全部农村应发社保卡人数的九成。随着惠农补贴、养老金等都通过社保卡发放,农民将实现“一卡在手,走遍天下”的便利。该行工作人员还通过整村授信工作,向广大城乡居民普及金融政策、金融知识、移动支付,提高居民识别和防范金融风险的能力,引导居民合理选择金融产品和服务。通过送金融知识上门,满足居民金融需求,助推乡村振兴。
在农村社区,齐河农商银行建立181个助农服务点,为村民提供存取款、代收代缴水电费等基础金融服务,引导农户居民推广使用社保卡,办理养老保险、就医结算等业务。
去年7月份,齐河农商银行和县行政审批服务局签订战略合作协议,在农商行营业网点开辟行政审批代办服务窗口,实现9项高频行政审批代办业务在基层开办,省去客户往返城区办理环节,提高金融服务水平。该行还实现了不动登记“一网通办”,抵押登记业务在农商行营业网点办理,省去客户往返不动产登记部门的时间。与县农业农村局对接,将村级经济组织账户联接农商银行“银农直联”系统,提升村级财务支出的真实性和资金应用管控,实现村级财务“阳光化”规范管理,加强农村“三资”管理水平。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