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化解产能过剩,需要结构调整和创新驱动并举。”中国社科院工业经济研究所产业组织研究室副主任郭朝先认为,这一方面要完善市场机制,使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决定性作用,通过优胜劣汰,淘汰落后产能;另一方面则需要通过技术创新、产品创新、组织创新、等创新发展,推动产业升级,形成更具竞争力、更具优势的主导产业,从根源上解决产能过剩问题。
郭朝先表示,化解产能过剩仅靠部门与地区单打独斗很难奏效,必须在理顺中央与地方、政府与企业关系基础上,采取综合配套措施,既解决已经形成的过剩,又防止出现新的过剩。
2014年化解产能过剩,预计将从环境污染、能源消耗、技术标准等方面提高准入门槛,主要通过竞争性手段淘汰落后。通过增强企业的生存竞争压力,调动过剩行业企业调减产能的积极性。
在郭朝先看来,由于大量产能过剩缘于低水平的重复建设,惟有通过创新驱动产业升级,才能冲出低端过剩的重围,闯出新天地。企业要主动调减产能,加快技术创新,发展新业务,加快推进结构调整,靠创新引领产业升级。
随着化解产能过剩的推进,企业之间的兼并收购也会为做好准备的企业带来机会。
市场研判:
以过硬品牌备战本币升值
有专家认为,2014年人民币汇率破6成为大概率事件。国际市场风云变幻,企业如何更好地在国际市场站稳脚跟?
“只有品牌硬,才能站得稳。”中澳集团董事长张洪波深有感触地说,“不断加大对国际先进管理经验的学习和吸收,通过科技创新和管理创新,打造品牌及通路优势,才是出口企业做大做强的必由之路。”
继两年前成为能向欧盟出口鸭肉的3家企业之一之后,在刚刚过去的2013年,中澳集团又成为美国对中国禽肉封关8年后国内首个对美出口鸭肉的企业。如今,中澳集团的第一鸭“firstduck”品牌,已成为欧美高端鸭产品的代名词。
在张洪波看来,产业链只是确保了产品安全,只有把产品优势转化为品牌和通路优势,培育消费者的忠诚度,企业才能长胜不衰。虽然做品牌是个漫长的过程,但必须义无反顾地去创建,如果依赖他人的品牌,将无法享受到来自自身品牌的丰厚利润,企业的劳动成果只能以低价倾销的形式给“泼出去”。
张洪波建议,企业可以与世界同行业中领先的跨国公司合作,引进资本、技术和管理,提升自身综合竞争力,也可以到目标市场开疆拓土,打造世界品牌,提升产品附加值,提高应对市场风险的能力。
据介绍,为更好地开发欧盟市场,中澳集团在德国设立了营销公司,在匈牙利建立熟食品生产基地,均收到了很好的效果。
房地产加速回归市场化
“从政策层面上看,限购限贷等措施短期难以退出,适当延迟改善性需求释放及抑制投资性需求,仍将是2014年的主基调。从市场来看,由于人们生活水平提高,用工成本提升,物价趋涨,城镇化进程持续,城镇化空间更大,未来国内的房地产市场还会稳中有升。”齐鲁置业有限公司副总经理杨自涛判断。
在他看来,十八届三中全会的基调是理顺政府与市场的关系,但房地产市场化机制的形成是一个渐进过程。当务之急是加快房地产制度的改革和完善进程,为市场真正成为房地产业的主导力量做好准备。“政府过多干预将有违市场性原则,这也不是新一届政府的整体态度,房地产发展比较健康的城市回归市场化将是大趋势。”杨自涛说。 3/4 首页 上一页 1 2 3 4 下一页 尾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