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网讯 山东济宁邹城四中和七中亲密联盟,践行着当前学区办学、学校联盟统筹管理现代教育管理体制,凸显着现代教育改革管理新模式,学校管理和教育教学有了新的突破。联盟学校管理团队为更好地促进教育教学和教育管理向纵深发展,近期在两联盟校区班主任、科任教师、备课组、级部主任之间推广了“13”姊妹对结对子活动,以促进联盟学校携手并进、共同发展。
两联盟学校开展的“13”姊妹对结对子活动,破解了传统师带徒“结对子”的活动形式,以互通有无、取长补短、携手并进方式开展活动。旨在增进联盟学校相互之间的沟通和联系,实现管理、教学、师资、资源和活动等方面的互补,为教师搭建相互交流的桥梁。
“13”姊妹对中的“1”即:
班主任“姊妹班”。班主任“姊妹班”成为两校区结对子活动的开路先锋。其主要是增进班主任工作经验交流,实现班级管理工作的互补。此“姊妹对”在两个校区班主任之间共同探讨课堂教学艺术、共同分析学生学习情况和如何做好学生学习习惯的培养。解决班主任事业心与责任感的塑造、如何加强班级干部的培养、如何形成班级浓厚学风与优良班风、探讨后进生的教育与转化等问题。从平时班级管理工作入手,相互交流班级管理的方法和经验,打造团结协作、积极向上的班级团队,为班级学生撑起健康成长、快乐生活和愉悦学习的蓝天。
“13”姊妹对中的“3”即:
级部主任“姊妹对”,初一至初三三个年级的年级部主任实行校区对口对接,协调校区教研和具体工作事宜安排。 承载着协调联盟校区教学、教研和其他事宜工作,为各项活动更好地开展创设宽松的环境。
备课组长“姊妹对”, 彰显学校教学计划执行者的风采。力求备课组长心往一处想、有全局一盘棋的思想,分工不分家;调动一切积极因素,助推教师在实际的教研活动中互帮、互助、共同提高。做好包括制订教学计划、集体备课、随班听课、上示范课、实训课、教学观摩、说课、评课、优秀教师教育教学报告等交流活动。备课组长“姊妹对”,放眼于认识统一,思想统一,行动统一,明确任务、准确定位,全力提升备课组长教学研究与管理能力,充分发挥备课组长的能动性和创造性,激励和督促“姊妹对”之间不断学习、思考、交流,调动各自学科教师参与教研的积极性,达到提高教研活动实效和教学质量的目的。
任课教师“姊妹对”, 弘扬传统文化、展示课堂教学风采。任课教师“姊妹对”涵盖了两联盟学校所有任课教师,要求“姊妹对”结对教师,本人绝对做到认真备课、做好充分准备;要善于调动学生,做好课堂教学、练就驾驭课堂的能力;注重学习方法的指导;对学生要有耐心;不放弃任何一个学生。各学科教师之间课与课、教材与教材、教案与教案、测试与测试、经验与经验之间等方面的相互交流逐步升温,细化教学各细节,创新课堂教学模式和教学方法,达到教育教学质量的稳步提升。
联盟学校举行的“姊妹对”活动,工作上给教职工提供了便于联系的机会,相互取长补短,是甄别借鉴了“青蓝工程”活动,更是“青蓝工程”的升华。其最显著特征则是“姊妹对”人员没有强、弱之分,校区之间没有主、次之分,将“姊妹对”交流置于互助平等的基础上,目的在于便利工作开展进行,从校园环境建设、校园文化建设、师资队伍建设、教育教学、班级管理等方面达到常态交流,让两个校区的师资优势、管理优势、资源优势、信息优势、文化优势实现互补。联盟学校陈明校长对“姊妹对”结对活动给予了很大的期望,他说“联盟学校‘姊妹对’结对子活动不能停留在形式上,她不只是一种仪式、一个平台,而更是一个团队、一种文化,要本着‘共同学习,一起进步’的理念,在互帮互助中共同成长。”邹城市教育局苗存奎局长和督导室孔德彬主任等领导,到校对“姊妹对”活动进行了调研。苗局长鼓励联盟学校要相互合作,在教育教研和学校管理方面多做一些实质性的探讨,对“姊妹对”活动的开展提出了更高要求:指出“姊妹对”要在领导干部交流、师资交流、领导干部作风、教师作风、学生学风以及日常管理等方面有一个好的开端;正面引导、审时度势,向着更高层次发展,实现师生工作、学习和心理上的细致沟通和融合。他希望“姊妹对”活动在开展过程中要制订缜密计划和周密安排,将活动扎扎实实地落实好,切实探索出符合联盟学校特质的教育教学新路子。 1/2 1 2 下一页 尾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