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记者 赵晓雯
淄博汽车出口传来捷报。
今年1至10月,全市汽车产业出口总额达12.3亿元,同比增长61.8%,其中新能源汽车抢下6.4亿元,增幅高达136.6%,成为全市“新三样”(新能源汽车、锂电池、光伏产品)出海的“核心引擎”。这组数据背后,折射着淄博汽车新质生产力的加速跃升和区域外贸的强劲韧性。
从淄博汽车出口的增长曲线看,新能源赛道的突破尤为亮眼。
山东吉利新能源商用车推出的吉利雷达汽车成为爆款。这款新能源皮卡凭借绿色环保、智能高效的新优势,远销50多个国家和地区。海关数据显示,吉利新能源汽车1至10月出口额达6亿元,同比增长153.3%,连续三年稳居国内同类产品市场榜首。在拉美、中东等新兴市场,以新能源皮卡为代表的“淄博造”凭借适配性强、使用成本低而备受青睐,印证着中国新能源汽车在海外市场的竞争力和广阔前景。
传统商用车的稳健发力,则为全市汽车出口打牢了“基本盘”,关键词依旧是“新”。
本土企业淄博宝达汽配物流另辟蹊径,深耕汽车再制造新赛道,投资2.5亿元建设再制造产业园,通过严格工序让废旧零部件“重生”,产品性能对标新品价格却更具优势。其商用车整车及零部件远销俄罗斯、东南亚和非洲,1至10月出口额达5亿元,同比增长26.8%,以差异化竞争打开了海外市场。
“新能源”与“再制造”的双轮驱动,开辟着淄博制造出海的“新航道”。而背后的政策赋能与服务升级,则成为关键推手。
商务部门“淄品出海·博物全球”组织46场国际展会,为企业搭建起对接全球商机的桥梁;淄博海关创新动力电池“分箱发运”监管模式、推行预约查验和无纸化通关,大幅降低企业物流成本与通关时间;税务部门“一对一”退税辅导让8000余万元退税额快速到账。政企协同“组合拳”,为淄博汽车出海注入了“内驱力”。
记者观察发现,淄博汽车出口的强劲势头,本质是产业升级与开放赋能的双向奔赴。当前,全球汽车市场正在驶向绿色化、智能化的全新变革,淄博汽车如何加固优势向“新”而行?
其一,深化产业链协同,打造“淄博智造”出海新标签。聚焦新能源皮卡等优势品类,联动整车企业与零部件配套企业组建产业联盟,依托吉利雷达海外市场基础,推动零部件企业同步出海设厂或共建海外仓,构建“整车+零部件”一体化供应网络,降低物流成本与关税壁垒影响。
其二,精准布局市场,创新“政策+渠道”双驱模式。深耕共建“一带一路”国家等核心市场,针对东南亚、中亚等区域需求,定制适配本地路况的车型与售后服务方案。放大“淄品出海·博物全球”计划效应,延续“一对一”政策辅导机制,实时解读目标国法规新政。
其三,拓展出海生态,激活“二手车”与后市场增量。联动宝达汽配等企业搭建全球零部件维保网络,通过“新车出口+二手车流通+后市场服务”闭环,提升品牌长期竞争力。
随着产业链持续完善、政策服务精准落地,我市汽车出口或将持续保持稳健动力。毕竟,在全球化竞争中,唯有以新破局、协同聚力,才能乘风破浪、行稳致远。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