核心摘要
富士康多年来已“走出工厂”,但另一方面他最大的优势还是工厂。郭台铭想得很清楚,“技术+成本”可以获得绝对优势,洗牌后的新能源和智能汽车配套是一片巨大的蓝海,制造是利基,是实质载体。
本报记者 周开平 何芳 广州、北京报道
“代工大王”郭台铭的朋友圈,最近几年交往最密切的,不是政治明星,也不是他的3C客户,而是互联网大佬马云、马化腾。
交往促成了几桩生意。其中一桩是3月23日,郭台铭、马化腾和郑州和谐汽车董事长冯长革站在一起,共同签署了《关于“互联网+智能电动车”的战略合作框架协议》,宣称要在郑州搞“互联网+智能电动车平台”。
巧合的是当天北汽和乐视也签署战略协议,宣布联合造互联网汽车。此前,百度的李彦宏已经公布了“百度无人驾驶车计划”。互联网和电子企业进军未来汽车是大势,富士康发布的消息简短而模糊,外界普遍认为,郭台铭、马化腾不会错过这股风潮。
但真实情况并非如此,3月27日,郭台铭的特别助理、富士康汽车总经理林栋梁接受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独家专访时说:“这是媒体误导了。我们不造整车,只做平台,谁要提供给谁。”
在长达一个半小时的采访中,林栋梁用略带台湾口音的普通话,多次强调一个事实:富士康拥有关键的电动车技术和核心零部件技术,但只配套,不做汽车品牌。
“为什么要做整车和品牌?”林栋梁多次反问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疑问的背后,是富士康和郭台铭与众不同的商业逻辑。
不做整车只做平台
接到郭台铭的邀请前,林栋梁在福特汽车工作了30多年,跑遍了福特全球各个市场,做过产品研发生产制造和物流等等,对传统整车企业运作的整个链条都很熟悉。
但郭台铭第一次和林栋梁谈,就坦白说富士康要做汽车相关业务,但不做整车。“9年过去了,郭董还坚持不做整车,我很佩服。”林栋梁说。
汽车是富士康可以隐藏的“秘密”项目,外界所知甚少。据林栋梁称,在这段时间,富士康积累了电池、电机、电控技术。“电动车动力、机械、电机电池电控、操作等都在做研发及供应。电池是自己的厂,找工作团队进来,都是自己在做。除此之外,富士康有太多的云端东西、屏的东西、内容的东西都和汽车有关。”
直到去年9月,郭台铭在第二届晋商大会上,宣称要在山西投资50亿元搞电动车平台,外界才知道富士康的计划。4个月后,郭台铭又宣布入股河南的汽车经销商集团和谐汽车。
港股上市公司和谐汽车当时发布公告置评郭台铭的认购,“凭借投资者的强劲技术、研发及制造实力及在电子领域的经验,认购事项为本集团、投资者及鸿海的战略合作建立基础,使本集团能够巩固其在中国豪华及超豪华汽车业务的庞大经销网络及专长,同时拓展网络智能电动车平台业务”。
1/3 1 2 3 下一页 尾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