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母网10月17日讯(YMG记者 刘晓阳) 眼下,代购尤其是海外代购十分红火,引起了社会的广泛关注。随着微信朋友圈的发展,代购逐渐在朋友圈里兴起,借助着朋友圈的人际关系得到了不少人的“帮衬”。不过,记者从烟台工商部门了解到,朋友圈代购一旦出了问题,新版《消费者权益法》难以“插手”。
“朋友的同学在美国,隔三差五在微信圈里发一些品牌的包包,看得我心痒。”在一家事业单位上班的赵女士告诉记者,这些包包有的在商场里有售,感觉在朋友圈里的价格要低得多。在圈里观望了几个月后,她终于忍不住也让对方给代购了一款品牌时尚包包,这款包包在商场里的售价为4000多元,而在朋友圈里只需2680元。
一个月后,赵女士收到了这件漂洋过海的包,当她喜滋滋地打开包装时,却觉得和在商场看到的不太一样。问卖方得到的答复是,每个地方的货品因为产地不同会有细节上的差别,这让赵女士十分狐疑。因为没有交易记录,没有相关凭证,赵女士也无法证明所购买的包是否是专柜商品。“这是朋友的朋友,全当花钱买个教训吧。”她说,自己再也不会轻信朋友圈的代购。
一位在烟台做网购的业内人士向记者透露,有些所谓国外代购,无非就是把国内生产的高仿品运到国外,再从国外寄来给你。那些每天发样品图的,都是从商家那直接拿图转发,说是自己从哪购回来的,基本都是假的。那些代购声称可以专柜验货,不过是个噱头而已。
昨日,烟台消协相关负责人称,微信朋友圈代购属于个人对个人的私下交易,而新《消费者保护法》保护的是经营者与个人之间的交易,微信代购没有公司或经营者,也没有营业执照,因此消费者在微信中的交易不受新《消法》保护,更不存在享受新《消法》中的7天“后悔权”,消费者维权难度较大。由于这类交易在法律保护之外,因此微信朋友圈代购的相关投诉消协目前无法受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