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安碑林在中国古代文化史、艺术史上无与伦比的地位是毋庸置疑的。作为西安碑林最早的“原住民”之一,《开成石经》的价值也是不可估量的,它完整保存了迄今所见儒经的最早版本,完善了儒家经典核心的内容框架,堪称中华文化的原典。
例如,《尚书》是我国现存最早的一部史书。《尚书》的版本现存最早的就是唐《开成石经》本,它是后来一切《尚书》版刻本之祖。《尔雅》初成于战国末年,到西汉已经全面修订成稿,是古代文人儒生们读经、通经的重要工具书。唐初以科举取士,定《五经正义》为科举标准,不久以《周礼》《仪礼》《礼记》《左传》《公羊传》《谷梁传》《易》《书》《诗经》《论语》《孝经》为十一经,到唐文宗开成二年,又加《尔雅》为十二经。因而从某种意义上说是《开成石经》成就了《尔雅》的儒家经典地位。
《开成石经》是经过几代人研究校勘核定的经典。唐大历十年(775年),名儒张参主持勘定五经壁本,大和(827—835年)之初再修《五经壁本》,易土壁为木板。待木板《五经壁本》化身“石壁九经”即《开成石经》前,郑覃再次组织“校定九经文字”。石经既成,人们称赞:“群经是正,视汉《熹平》,盖无愧焉。”
经日本学者研究,《开成石经》中《论语》有5个异体字,异体字率为0.03%。《周易》有异体字43个,异体字率为0.18%。《孝经》竟然为零。而初唐写本《今西妙法莲华经卷五》有28个异体字,异体字率为0.64%。初唐写本《汉书·扬雄传》有异体字206个,异体字率为4.57%。就石刻墓志而言,隋唐五代石刻楷书总体异体字比例约在20%,竟是《开成石经》异体字率的百倍以上。由此可见,《开成石经》是对儒家文献以及中国汉字的极为严格而成功的一次标准化。
不可移动文物保护的重要案例
此后900多年中,西安碑林的藏石不断增加,碑林建筑也代有修葺,《开成石经》体量如此巨大,又是如此独特和重要,历朝历代对它的保护从未中断。
金元时期,对碑林、府学与文庙的整修共12次,其中针对碑林的整修有3次。在记事碑刻中虽未明确提及对《开成石经》所做的维护,但石经作为碑林主体,理应得到不同程度的修缮。 3/4 首页 上一页 1 2 3 4 下一页 尾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