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庸的小说《天龙八部》中的主人公段誉受到了很多读者的喜爱。从某种程度上讲,云南大理的段氏也因此为更多人所知,而书中所描绘的大理浓郁的民族风情,也激起很多读者了解大理白族的热情。家谱便是了解一个民族、一个家族很好的依据。
《大理国国王段氏族谱》中记载了自开国君王段思平以来历代的“段王爷”,也证实了《天龙八部》中的段正淳在历史上确有其人。公元1096年至1108年,段正淳为大理国的国王。唐代时,南诏与中原来往密切,白族受汉族文化影响颇深,素有修纂谱牒之风。宋代时,大理国的段、高、赵、董等贵族大姓的族谱都已比较完善。明代时,统治阶级在云南实行汉文化专制政策,销毁了大量地方民族文献,多数白族谱牒也因此被付之一炬。据统计,西南地区现今仍存世的白族家谱有102种。
白族家谱中浓浓的文化底蕴
“现存的白族谱牒大多是明清以后修纂的。”大理州图书馆副研究馆员刘丽说,该馆收藏的白族家谱有20多种,修纂时间自清代晚期至民国时期,主要是手抄本的复印件。她捧出了装订成书的喜洲《赵氏族谱》的复印件和《大理史城董氏族谱》的复印件。“这两本家谱规模宏大、体例完备、内容丰富,堪称白族家谱中的典范。”刘丽说。
大理喜洲,隋代称史城,元代以后称喜洲。其居民是白族,多为杨、赵、李、董、段、张等大姓。作为大姓之一的赵姓,主要居住在积善邑、城南村、彩云街、染衣巷等处。在南诏灭亡之后,清平官赵善政一度登上王位,建立了大天兴王国(又名兴源国,公元928年—929年,五代十国时期建于云南的短暂政权)。929年,东川节度使杨干贞废赵善政自立,建大义宁国。937年,段思平灭大义宁国,建立大理国。
大理白族文化研究所原所长赵寅松激动地说,他来自大理州洱源县凤羽镇,属喜洲赵氏一脉,是唐代南诏清平官赵铎些的后裔。喜洲《赵氏族谱》详细记录了赵氏家族七支30多代的世系。全谱共六卷六册,按诗、书、易、礼、春、秋的形式修撰,不仅记有家族世系,还记有艺文,包括咏诗、志诗、祭文、祝文以及竹枝词、白话歌等。
古代修家谱的人必须有一定的文化底蕴。据云南省图书馆馆长王水乔介绍,石印本的《大理史城董氏族谱》卷十、卷十一中,记有董氏的诗文、楹联。董氏始祖董成,唐代南诏时任清平官,他写了不少诗,如《全唐诗》就选录了他的《听妓洞云歌》《思乡作》等,这些都反映了家谱修撰之人需有一定的文化素养。
农历七月十四是白族祭祖的日子——烧包节,这一天傍晚,白族人要烧用金银纸折成的“包”,祭奠先祖。“包外有‘祖考’‘祖妣’等字样和祖辈名讳(通常追溯到现世上面5代人,超过5代的则统一供奉祖先牌位)。”赵寅松娓娓道来。烧包节既警醒后人数典不能忘祖,又激励子孙重视读书,孩子们也可以通过这种形式牢记家谱。 1/3 1 2 3 下一页 尾页 |